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制订早期活动方案,探讨其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除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即术后进行足踝被动或主动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日测量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早期活动方案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32.
重型颅脑损伤210例常见并发症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对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内容包括神经功能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持续颅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血和尿渗透压、肝肾功能,准确记录出入量,对可能继发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重度颅内高压,低氧血症,高钠、高糖血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癫痫持续状态,经严密监测与护理,本组患者病死率为26.7%,致残率为25.2%.结论:对于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只要监护措施得当,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是可以预防的,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33.
电击伤往往伴有广泛的深层组织坏死 ,而腕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较薄 ,电击伤后极易造成皮肤全层坏死 ,并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尺桡动脉及屈肌肌腱。若采取保守治疗 ,焦痂分离后深部组织常因暴露而导致感染坏死 ,造成严重伤残 ,甚至截肢[1] 。我科自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电击伤患者 30例 ,其中腕部电击伤患者 18例 (占 60 % ) ,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前臂岛状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修复腕部电击伤创面 ,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腕部电击伤患者 18例 ,其中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6~ 5 6岁 ,…  相似文献   
34.
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快速、无毒、稳定、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探讨对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我科自1997年10月以来,采用强化戊二醛(由浓缩戊二醛加强化增效剂配制而成)消毒气管内套管代替原来的煮沸消毒法,经临床应用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4月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制定与落实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后患者的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评判性思维的培训后,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穿刺技能,减少输液肿胀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对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医院颅腩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6例患者,分析了可能引起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结果 消毒措施实施后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双手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分别为:(115.6±32.74)CFU/m3、(2.35±1.67)CFU/cm2、(5.6±1.38)CFU/cm2,均较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前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痰培养均无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今后类似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可能影响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制定出护理对策.结果 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35%,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高.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相关的因素有5个,分别是高龄、糖尿病、应用甘露醇、股静脉置管、患侧肢体瘫痪.根据这5个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体征,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加强高龄、长期卧床、存在高凝状态的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并及早给予肢体的功能训练,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护士职业压力源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压力的现状,明确影响护士压力的相关因素,为调适护士的压力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使护士的职业压力减轻。方法对我院内外科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的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身体状况与护士职业压力有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意缓解护士的职业压力,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更多地给予护士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3年来收治17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5-9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本组17例创面均愈合,骨折一期临床愈合14例(82.4%),延迟愈合3例(17.6%),无骨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浅表感染2例(11.6%),针道感染3例(17.6%)。结论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二期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脑震荡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探讨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应用Zo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0例脑震荡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10例脑震荡病人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98例(89.09%)有焦虑心理,102例(92.73%)有抑郁心理,说明焦虑和抑郁在脑震荡病人中发病率很高。其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和医疗费用等。结论脑震荡患者有心理问题,应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