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减少护士书写时间,使护理记录科学化、规范化和简洁化,提高护理措施落实率.方法 设计一套符合实际的神经外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并与综述式护理记录单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每位护士平均书写每份护理记录的时间由10.85 min降至2.99 min;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表格式护理记录组书写表格的整洁度、记录及时性及护理措施的正确和到位率与综述式护理记录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外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符合表格设计的要求,操作简便,极大地减少了护士书写时间.更注重护理措施的落实,使病人得到更全面、准确的护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融入技术操作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30名护士分为大外科组和大内科组,大外科组将沟通技巧融入技术操作培训,大内科组则采用传统的技术操作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分别评价护理人员的操作成效,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大外科组各项目得分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较大内科组明显提高(P<0.01).而大内科组培训后在目标、核对、准备、实施、操作者整体素质、记录及相关制度、原则方面得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但在评估、告知、人文关怀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沟通技巧融人到技术操作中培训,较传统单纯的操作培训模式更能彰显培训的效果,能有效的提升护理内涵和专业价值,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交通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相关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结合精神检查对我科收治的90例交通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入院时与人院1个月后的心理评估.从环境设置、日常生活护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人院时SRQ筛查出7分以上40例,阳性率44.4%,需重点干预人数28例,占31.1%.1个月后SRQ复测,阳性12例,阳性率13.3%,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3,P<0.05).SRQ评分与干预前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t=5.51,P<0.01).结论 交通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生理反应,应该加强心理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渡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方法。方法将 7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6 )和对照组(n =38) ,实验组患者吸痰方法为先抽吸口鼻后抽气管切开处 ,且口鼻和气管切开处分开两条吸痰管。对照组 38例则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 ,使用一条吸痰管。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一周 ,感染率(P <0 0 5 )、粘膜损伤发生率、吸痰次数及吸痰后 2min氧饱和度均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先抽吸口鼻后抽吸气管切开处且吸痰管分开的吸痰效果优于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  相似文献   
26.
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我们应用随意皮瓣修复Ⅲ度烧伤创面22例,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内固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内固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方法 比较国内外先进的不同种材料钢板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 多种不同种材料型号钢板以及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挠骨远端骨折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不稳定型挠骨远端骨折有众多的亚型,必须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种的内、外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于训练前后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考核,比较护理操作培训效果。结果训练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及护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卧位式强化训练对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外伤偏瘫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神经促进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卧位式强化训练。分别于术后l周、训练后8周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训练8周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而实验组各项评分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卧位式强化训练较常规运动训练能更显著地改善脑外伤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DVT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对预防DVT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