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FⅨ基因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FⅨ(凝血因子Ⅸ)基因多态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Tru9I(同功酶即MseI)酶解技术,对12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结果首次在广西人群中发现FⅨ基因5′侧翼698位核苷酸存在Tru9I多态性,该多态性由83bp/58bp+25bp组成,二者的基因频率在受检的180个FⅨ基因中,分别为0.622和0.378,女性杂合子频率为0.473。结论该发现有助于血友病乙携带者的检测及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2个 RNASEH2C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的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3型(Aicardi-Goutières syndrome type 3, AGS3)家系共3例患儿,并于患儿母亲再次妊娠时行产前基因诊断。3例患儿均表现为癫痫、小头畸形、四肢肌张力高及严重的语言、运动、智力障碍。基...  相似文献   
13.
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遗传病之一,从表现上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杂合子亦有轻微贫血症状,其在广东、广西等地区发病率约为3.4%~5.8%[1].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发现的β地贫突变类型达29种以上[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否需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将95例生长受限胎儿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均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比较两组的CMA异常检出率。结果:68例早发型FGR中CMA检出10例致病性变异,2例临床意义未明变异,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14.7%(10/68);27例晚发型FGR中检出3例致病性变异,3例临床意义未明变异,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11.1%(3/27)。两组的致病性变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晚发型FGR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11.1%,建议对晚发型FGR尤其合并其他超声异常者行侵入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C6PD缺陷者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A1388(G→A)。结果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和cDNA1388(G→A)女性双重杂合子1例。cDNA1376(G→T)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88(G→A)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76(G→T)和cDNA1388(G→A)两种突变均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溶血、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早孕期筛查结果为唐氏综合征(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与低风险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其妊娠结局。 方法选择2017年1至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早孕期筛查,并获得明确妊娠结局的14 598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随访,分别采取查询本院产前诊断中心、深圳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或电话随访受试者本人的方式完成,对其随访截止时间设定为活产儿1岁,或胎儿自然流产/死胎发生时。其中,接受早孕期血清学筛查孕妇为6 825例,接受早孕期血清学联合胎儿超声颈项透明层(NT)筛查为7 773例;早孕期筛查结果为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的孕妇分别为1 082例、1 903例及11 613例;高龄(预产年龄≥35岁)孕妇为2 223例(15.23%,2 223/14 598)。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所有孕妇早孕期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果及其妊娠结局。对于预产年龄<35岁与≥35岁孕妇的胎儿DS、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率(SPR)比较,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高龄孕妇的胎儿DS与18-三体综合征SPR分别为22.22%(494/2 223)与1.30%(29/2 223),均显著高于预产年龄<35岁孕妇的4.00%(495/12 375)与0.52%(649/12 37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0.737、18.456,P<0.001)。②本研究14 598例孕妇中,经产前诊断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为49例,经新生儿外周血核型分析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为2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35%(51/14 598)。51例异常染色体胎儿中,26例为DS胎儿。其中,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高风险为22例,临界风险及低风险为4例,DS胎儿检出率为84.62%(22/26),胎儿DS发生率为0.18%(26/14 598);胎儿18-三体综合征为3例,早孕期筛查结果均为胎儿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胎儿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为100.00%(3/3);胎儿性染色体异常为15例,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率为0.10%(15/14 598);2例为13-三体综合征胎儿,5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③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孕妇中,确诊胎儿为染色体异常者分别为31例、7例及1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87%(31/1 082)、0.37%(7/1 903)及0.11%(13/11 613)。在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临界风险和低风险孕妇中,确诊胎儿为DS或18-三体综合征者共计20例,其中19例经产前诊断确诊,包括17例无创产前检测(NIPT)结果显示异常、1例孕妇为高龄及1例为胎儿NT增厚;1例为产后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④排除51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之外,其余14 547例孕妇中,早孕期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因胎儿超声结构异常而终止妊娠、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32%(98/1 051),临界风险孕妇为5.17%(98/1 896),低风险孕妇为4.19%(486/11 60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89,P<0.001)。 结论早孕期筛查对DS和18-三体综合征胎儿具有较高检出率,但是不能检出所有的染色体异常胎儿。在早孕期筛查结果为临界风险、低风险孕妇中,其胎儿仍然存在染色体异常可能,对此类孕妇进一步进行NIPT,有助于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早孕期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除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高外,因胎儿超声结构异常而终止妊娠、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PV-18病毒E2与E6基因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18阳性的宫颈炎15例、CINⅠ 19例、CIN Ⅱ 17例、CIN Ⅲ 20例、宫颈浸润癌24例的标本中E2及E6基因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HPV-18 E2在宫颈炎、CIN Ⅰ、CIN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94.7%、58.8%、20.0%及0%; E6在上述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3%、41.2%、85.0%及100%; E2和E6在宫颈炎和CIN Ⅰ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2和E6的表达在CIN Ⅰ、CIN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6和E2的表达呈负相关(r=- 0.728,P<0.01).结论 HPV-18 E2的表达缺失和E6的过度表达,可能是H PV诱导宫颈细胞恶性转化的关键环节,在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PV- 18 E2与E6的表达对早期评估CIN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皮肤黑色素沉着序列征(NCM)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软脑膜、蛛网膜黑色素细胞错构病,主要表现为外胚层的组织器官受累,中胚层、内胚层的组织也有不同程度受累~([1])。该病在1861年首次被ROKITANSKY描述~([2]),国内也有报道~([3]),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因"产前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1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一家系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发现突变的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PCR扩增、DNA序列测定等技术分析所有AR基因外显子及其邻近DNA序列片段;应用核苷酸内切酶诊断方法观察其是否存在于正常人群;应用跨物种比对方法探讨突变所在位置的保守性.结果 3例患者AR基因第4外显子均发生E681D(GAG→GAT)错义突变,患者母亲为此突变杂合子携带者;患者父亲未见异常;正常人群未发现AR基因E681D突变;681位谷氨酸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结论 AR基因E681D(GAG→GAT)突变可能是导致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新的突变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近5年参加子宫颈癌筛查的HPV感染者基因亚型进行分析。结果参加宫颈癌筛查9683人,HPV阳性1455例,感染率为14.5%,平均年龄为(34.1±9.0)岁。2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2010年感染率显著高于2006-200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3位高危基因亚型是HPV16(22.4%)、52(12.1%)、58(11.3%);2联及以上混合感染178例,占12.2%;混合感染前10位HPV基因亚型构成中以高危基因亚型为主;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HPV多重基因亚型混合感染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趋势χ2=32.350,P<0.01)。结论深圳市女性人群HPV阳性率较高,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在常见的高危亚型中,HPV18并不占主导地位;低年龄组HPV感染率和多重基因亚型混合感染率高;混合感染中以高危亚型联合其他基因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