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做比较,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含有效氯25mg/L消毒液作用1min,对8株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杀灭对数值全部>5.00;含有效氯25mg/L消毒液作用1min,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杀灭对数值>5.00。含有效碘75mg/L消毒液作用3min,对8株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杀灭对数值全部>5.00;含有效碘75mg/L消毒液作用3min,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杀灭对数值>5.00。结论未发现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本院常用消毒剂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一种快速手消毒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醇类快速手消毒液杀灭临床分离的3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两种快速手消毒液分别为浓度75%的乙醇和异丙醇液体制剂。用浓度为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液或异丙醇消毒液对30株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s,杀灭率均达到100%。结论两种快速手消毒液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 抽取该院微生物室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保存的临床分离149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株并提取其DNA,采用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K1、K2的分布情况.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不同标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49株菌中从肝脓肿分离...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头孢米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7种常见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接种效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标准细菌接种量(5×10~5CFU/mL)和高接种菌量(5×10~7CFU/mL)时的MIC。结果随着接种菌量增加,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对所有受试菌株的MIC无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SHV-12型和1株CTX-M-14菌的MIC表现出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的菌种分别占所有受试菌株的86.4%(19/22)、40.9%(9/22)、10%(22/22)和100%(22/22)。结论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部分基因型ESBLs菌株(SHV-12型和1株CTX-M-14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监测2010年中国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0年9-12月全国13家教学医院的1 259株非重复的革兰阴性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广谱抗菌药物的MIC.药敏结果判断采用CLSI 2011年M100-S21标准.结果 14种抗菌药物对845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敏感性依次为美罗培南829株(98.1%)、阿米卡星794株(94.0%)、亚胺培南761株(9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39株(87.5%)、头孢吡肟701株(83.0%)、厄他培南696株(82.4%)、头孢哌酮/舒巴坦678株(80.3%)、黏菌素637株(75.4%)、头孢他啶591株(70.0%)、环丙沙星499株(59.1%)、头孢西丁463株(54.8%)、头孢曲松452株(53.5%)、头孢噻肟442株(52.3%)、米诺环素435株(51.5%).大肠埃希菌中ESBL的发生率为61.3% (106/173),高于肺炎克雷伯菌[41.2% (70/170)].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较好的敏感性,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均保持在90%以上,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的敏感率都保持在80.0%以上.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黏菌素(98.4%,182株)、阿米卡星(85.9%,159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0.0%,148株)、头孢他啶(79.5%,147株)、美罗培南(74.1%,137株)、环丙沙星(74.1%,137株)、头孢吡肟(73.5%,136株)、亚胺培南(71.9%,132株)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0.8%,13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小于37.0%,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47.8%.97.8%(176株)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敏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发生率分别为60.1%(108株)和18.9%(35株).结论 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仍保持高活性,但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6.
目的监测2007年和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015株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32株(占66.1%),革兰阳性球菌683株(占33.9%)。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9%),肺炎克雷伯菌(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0.9%),铜绿假单胞菌(7.0%),鲍曼不动杆菌(6.0%)。对血流感染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98.2%,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98.1%,非发酵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90.4%);对常见革兰阳性球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99.4%)。2007年度和2009年度数据显示: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分别为42.3%和42.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54.7%和53.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5.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64.8%,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结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其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屎肠球菌,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其敏感率较高。多重耐药菌中MDRA、HLGR、MDRP以及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生率分别升高了:15.8%、4.1%、4.0%和2.5%,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总结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3年至2022年间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使用VITEK 2和VITEK MS进行菌种鉴定,使用VITEK2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至2022年共分离6 845株菌株,其中80.5%来自住院患者,19.5%来自门诊和急诊患者。常见标本类型为尿液(57.8%)、血液(15.0%)、分泌物(9.2%)、引流液(8.1%)。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分离率为57.2%(54.3%~61.5%)。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2%(0.2%~2.6%)。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是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调查烧伤病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PDRAB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烧伤病区患者及环境非重复分离的14例PDRAB临床资料,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PDRAB进行分子分型,E试验法检测P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结果烧伤病区患者及环境分离的PDRAB具有同源性,系同型克隆株传播;患者PDRAB医院感染时间多发生于入科72h后,感染类型以创面感染为主(61.5%),临床治愈率较高(87.5%);PDRAB克隆株仅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其余抗菌药物均高水平耐药。结论加强烧伤病区PDRAB的目标性监测,有利于预防与控制PDRAB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9个城市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 181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不同病原菌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0.6%(191/470)和79.6%(187/236);不同标本苯唑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22.2%~72.7%。在ICU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为71.4%,高于MRSA在住院患者中的比率。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葡菌;替加环素对金葡菌的MIC值范围为0.032~0.5 mg/L。在肠球菌属中发现10株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8.3%和100%。按青霉素非脑膜炎株折点判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PRSP)的比率为6.0%(14/232),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PRSP的比率为13.8%(9/65),65岁以上的老人中PRSP的发生率为5.1%(3/59);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在ICU患者中较门诊和住院患者高,MRS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和各种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在我国发生率低。PRSP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状况,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定点收集来自全国17座城市19家医院的6507株临床分离细菌,4691株分离白研究病房,1816株分离自研究病房以外.由中心实验室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值.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计算MIC50、MIC90和MIC范围,并根据CLSI 2010颁布抗菌药物临界浓度标准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来自研究病房的4691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1156株,占24.6%,革兰阴性菌3535株,占75.4%.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显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1.6%(325/630)和87.0% (228/26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有2.5%( 16/642)的中介率和1.6%( 10/642)的耐药率,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5% (3/642).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7.1%(19/111),屎肠球菌则高达85.0% (164/193);发现3株对糖肽类耐药的屎肠球菌,耐药率1.5%(3/193).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按口服青霉素标准判定分别为41.2%( 145/352)和37.2%(131/352);按静脉对非脑膜炎标准判定分别为0.0%( 0/352)和6.0%(21/35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基本小于2.0%,此外,替加环素、拉氧头孢、磷霉素、阿米卡星也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在10.0%以下.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1%(139/601)和53.5%(419/78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2007至2008年的监测结果有明显增加.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磷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结论 与以往的监测结果比较,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增长较明显外,其他菌种(属)耐药状况稳定.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新抗菌药物中,也已发现耐药菌株.细菌耐药不容忽视,合理用药不容疏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