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非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坚  徐周敏  裴峰  贺宁  孔祥军  瞿琴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3):1453-1457
探讨晚期胰腺癌各种非手术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立体定向放射、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化学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7.18%(29/78)、28.57%(12/42)、26.67%(8/30)、79.31%(23/29)、77.78%(21/27),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P<0.05)。各组临床获益反应率分别为48.71%(38/78)、88.09%(37/42)、30.00%(9/30)、82.76%(24/29)、85.19%(23/27),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优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0.01),而联合治疗的临床获益亦明显优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化疗(P<0.0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良反应最轻(P<0.0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最重(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6、7.6、6.9、15.3、13.6个月,接受联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优于仅接受单纯治疗的患者(P<0.05),联合治疗中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均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选择的有效手段,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纯治疗佳。其中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对于一般情况较差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而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2.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与超声引导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 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原发性肝癌(PLC)合并PVTT患者86例的治疗情况,在肝癌肿块行TACE治 疗的基础上,对于癌栓的治疗,52例(A组)为HIFU治疗,34例(B组)为超声引导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对比评价两组PVTT治疗的近期有效率 (CR+PR)%、临床受益率(CBR)、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近期 有效率40.38%,B组41.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3)。A组CBR为48.08%,B组为23.53%,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两组的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23.5月和12.3月、4.2~ 21.3月和11.5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4)。主要不良反应为:A、B两组少数病例有上消化 道出血,B组多数病例有肝区胀痛、发热、肝包膜下出血,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051)。结论HIFU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相似,在改善患者临床 状态等方面优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无水酒精注射,HIFU比无水酒精注射有更高 的安全性,应用范围广,能适合肝功能异常、伴有腹水、病情较重不能耐受其他方法治疗的肝癌伴门静脉 癌栓患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精液质量、精子DNA碎片率及精子顶体功能相关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n=42)、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n=42),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行常规精液检验及精子DNA碎片率和精子顶体功能测点。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精液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液化时间短于对照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活动力明显差于对照组,参数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和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两组间相关精液检验参数、参数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和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DNA碎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精子顶体完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后,患者精液量明显增加,精子的液化时间更长,精子活动力显著降低,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下降,精液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超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6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7例胆固醇息肉中有43例声像图表现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6mm,蒂窄;6例炎性息肉声像图均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4mm,蒂窄;5例腺瘤声像图均为单发病灶,平均直径12mm,蒂宽。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上息肉数目、大小、蒂宽窄等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35.
正常窦性心率48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年人正常窦性心率(NSHR)60~100次/min的标准偏高.为探讨NSHR的正常取值范围,调查分析了480例成年人健康体检常规心电图(男291例,女189例,年龄18~75岁)的NSHR值.将男、女组以每10岁为1组,用-x±25s计算各组的NSHR.结果男性为70.9±22.3次/min,女性为72.7±19.1次/min;NSHR范围男性为49~93次/min,女性为54~92次/min.表明本组的NSHR为49~93次/min.作者建议我国成年人的NSHR应改为50~90次/min,以提高NSHR、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尿毒症血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特征。方法 分析38例尿毒症血透患者的M型及二维UCG和临床资料。结果 ①32例(84.2%)UCG异常改变;②5例(13.1%)少至中等量心包积液,二尖瓣与主动脉瓣钙化各4例(21.1%);③10例(26.3%)符合尿毒症性心肌病,8例(21.1%)疑有心肌缺血性损伤等。结论 本组患者84.2%有轻重程度不等的UCG异常,左室肥大、室间隔增厚和左室舒缩功能异常等是其UCG主要特征;13.1%-26.3%并发透析后心包炎、尿毒症性心肌病和心肌缺血性损伤等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故障1用最低透视条件,给高压约2s,出现透视各旋钮均失调,灯丝过亮。分析检修由于灯丝过亮,先测CPU板灯丝预热电压得P7= 4.56V,而正常P7= 0.12~0.13V且调节管电流电位器W1无效,判断为N1(LM348)坏,更换,故障排除。提示由于灯丝电流异常,使机器进入保护状态,各旋钮失灵。故障2曝光出故障代码Err1。分析检修出故障代码Err1是指无高压输出,而高压输出是受触发信号控制。检查发现可控硅触发频率远大于正常触发频率,使可控硅直通而非有规律的通断。导致频率升高的原因是4046压控振荡器振荡频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SGS-Ⅰ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7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给予患者精确定位。在临床靶区(CTV)边缘外放5mm-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等剂量线为50%-60%,肿瘤≤5cm的单次周边剂量3.5-4.5Gy,肿瘤〉5 cm的单次周边剂量3.0-4.0Gy;治疗总剂量为35-48Gy;治疗次数9-11次,大多数患者为每周5次治疗。观察病人的有效率、生存时间和临床受益率(CBR)。结果:伽玛刀治疗过程中88.9%患者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66.7%患者黄疸指数下降。CBR 69.6%。伽玛刀治疗3个月复查CT,病变部位达到CR 1例,PR 25例;总有效率(CR+PR)32.9%。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伽玛刀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肿瘤医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9.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或超声引导肝穿刺化疗药物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9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LRP15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模型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563±0.046 vs. 0.822±0.054,P<0.001)。按照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RP15的比值,将90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比值≥0.5,n=51)和低表达组(比值<0.5,n=39)。LRP15的表达与肿块大小(P=0.038)、淋巴结转移(P=0.005)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大体分型、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7.3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27.6个月(P=0.040)。Cox模型分析显示,癌组织中LRP15的相对表达量、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RP15表达量的比值、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RP15可能在胃癌生长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胃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