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形态学表现和生理变化以探讨糖尿病大鼠膀胱收缩功能减退的病理基础以及胰岛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6周和10周正常组鼠、糖尿病观察组鼠、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鼠各7只,观察测量其膀胱残余尿量、压力-容量曲线并留取逼尿肌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观察组膀胱残余尿明显增多,压力峰值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治疗组曲线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光镜下可见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松散,胶原纤维减少;电镜下可见逼尿肌细胞间胶原纤维和中间连接减少,线粒体空泡变性。而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光镜及电镜下表现均无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可出现逼尿肌形态学改变以致收缩功能下降,早期给予胰岛素治疗可以预防或减轻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抗CD3单抗(10μg/ml)联合IL-2(50U/ml)诱导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为CD3AK细胞,并观察其体外增殖及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肿瘤病人的NK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但其CD3AK细胞体外杀伤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由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CD3AK细胞,可作为过继免疫治疗的效应细胞进行自身淋巴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3.
薛萌 《自我保健》2007,(6):60-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而高血脂又是脑卒中、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并能够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病情的恶化,所以许多高血脂患者十分注意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服用各种降血脂药物等方法控制血脂,仍然不见效果时,还得依靠降脂物来降脂。  相似文献   
14.
薛萌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13-5014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结局影响及处理。方法分析170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和170例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占足月妊娠的5%(170/3400)。剖宫产、围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羊水正常产妇(P<0.05)。结论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围生儿发病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Gestational Hyperthyroidism,GHT)和妊娠并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的不同,探讨它们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妊娠期甲状腺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抗体结果分为GHT组和GD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结果 GD组TSH水平明显低于GHT组,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G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对GHT和妊娠并GD的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正接受有效降糖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35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治疗24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ysC无明显差异。结论糖脉康颗粒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相似文献   
18.
薛萌 《自我保健》2011,(11):69-69
通常情况下,女性会在40岁以后进入更年期。您的担心:这一时期女性身心会走下坡路?我的回答:如果能在更年期采取科学明智的调理,女性完全可以迎来生命中又一段“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黏蛋白3A(MUC3A)、黏蛋白13(MUC13)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内镜活检的116例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组织样本中MUC3A,MUC13表达,观察二者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组织MUC3A,MUC13阳性率分别为68.97%和66.38%,高于正常组织的32.76%和7.76%(P<0.05);胃癌组织中MUC3A,MUC13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分化、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UC3A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50±1.95)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48.67±2.51)个月(P<0.05),MUC3A阳性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为32.50%,低于阴性患者的55.56%(P<0.05);MUC13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8.52±1.92)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49.06±2.71)个月(P<0.05),MUC13阳性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为30.00%,低于阴性患者的61.11%(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MUC3A,MUC13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C3A,MUC13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有望作为判定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孕期实施体重管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和围术期不良症状发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范围内选取85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实施妊娠期常规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孕期体重管理。比较并统计两组孕妇的体重达标率、剖宫产率、围生期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经统计分析,观察组孕妇的体重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围生期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新生儿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期实施体重管理有助于提高孕妇的体重达标率,减少产妇及胎儿围生期不良情况,适合初产妇孕期的健康管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