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成分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进行颈动脉3.0T MR高分辨扫描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4例,男性95例,女性59例,根据MR扫描结果,对斑块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男、女性的斑块成分差异。结果男性斑块内富脂质坏死核(42.1%vs 20.0%,P=0.005)和薄或破裂纤维帽(59.7%vs39.5%,P=0.046)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斑块内钙化的发生率有高于男性的趋势(74.6%vs 65.3%,P=0.225),男性与女性斑块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vs 22.0%,P=0.756)。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男性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脑卒中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2.
屏气相位对比MRI评价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屏气相位对比MR(PCMR) 技术测定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 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15 例(男12 例,女3 例)。采用快速屏气K空间分段PCMR技术,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静息状态和静注潘生丁负荷状态下的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容积流率及CFR。结果基础状态LAD容积流率为(35-4±13-3) ml/min,静注潘生丁后明显增加至(155-4 ±66-8) ml/min(P<0-01), 平均CFR为4-4±0-73。基础状态LAD峰值流速为(22-5±3-9)cm /s, 静注潘生丁后明显增加至(63-8±16-7)cm/s( P< 0-01), 两者比值为2-9±0-72 。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屏气PCMRI流速编码技术可以定量测定正常人冠状动脉容积流率、峰值流速,从而评价CFR。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 探讨老年受试者下肢动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择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进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无症状老年受试者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共入选下肢动脉144支,无斑块者中,男性14支,女性44支;有斑块者中,男性50支,女性36支.回顾性分析男女性有无斑块者血管壁形态特征的差异,包括管腔面...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脑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分(CA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期(2周)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6例进行颈动脉高分辨MRI检查。测量颈动脉斑块所致的管腔狭窄、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选取颈动脉斑块内仅含富脂质核不稳定成分的图像,使用CASCAD软件进行分析,计算CAS值,根据CAS值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析CAS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96例患者检测到148支颈动脉斑块内仅含富脂质核,平均CAS值(21.6±17.5)%,其中CAS 1级29支、2级52支、3级41支、4级26支。CAS值与颈动脉管腔狭窄、管壁最大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呈正相关(r=0.610、r=0.569和r=0.527,P0.01)。不同CAS级别颈动脉管腔狭窄、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值与LDL及HDL/TG比值相关(r=0.469,P0.01;r=-0.269,P0.05);高危组收缩压、舒张压及LDL水平较低危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CA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关系密切,且与脂质代谢相关。CAS级别越高,未来颈动脉斑块发生出血及纤维帽破裂的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与高分辨MRI对比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定量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壁面积的准确性.方法 18例无症状患者(男15,女3,平均63岁),至少一侧颈内动脉(超声多谱勒检查)诊断为50%~79%狭窄.1周内分别进行CTA和高分辨MRI检查.以颈动脉分叉为标志,将CTA图像和MR图像进行匹配.在工作站选择每名患者双侧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层面分别测量动脉外界、管腔和血管壁的面积.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统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CTA和高分辨MRI测量的相关性和差异.结果 所测量的总共167层血管管径和斑块的大小各自不同.CTA与高分辨MRI测量血管外界、管腔和血管壁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8 and0.96,呈极强的相关性;CTA与高分辨MRI测量结果的差异分别为(0.16±5.71)mm2、(4.47±1.44)mm2和(-4.31±5.73)mm2.结论 作为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的指标,由CTA测量的颈动脉血管壁斑块面积与高分辨MRJ测量的结果相近.CTA扫描时问更短、扫描范围更大.这样,在追随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有MR检查禁忌证或MR检查过程中不能合作的患者,CTA可以成为高分辨MRI的一种替代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及假乳头状癌(SPC)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32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病例,其中SPC 10例.32例中,男8例,女24例.10例SPC中,男3例,女7例.对SPN与SPC的一般特征及影像特征的差异作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2例SPN平均直径5.3 cm.4例直径≤2 cm的SPN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均匀的肿物;13例直径≥15 cm的SPN于CT上多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7/9),伴不同形态钙化(5/9)甚至液平面形成(1/9);于MRI上多信号混杂,表现为短T1的出血信号(4/5).10例SPC平均直径6.4 cm.8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尾.2例显著压迫邻近肠管,2例显著压迫下腔静脉及肠系膜静脉,余边界相对清晰.8例行CT检查的SPC中2例可见钙化.8例SPC出现胰管扩张,其中6例出现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3例SPC可见血管包绕:1例SPC包绕脾动脉,1例包绕门静脉,余1例包绕脾动静脉.统计学分析显示胆/胰管扩张和血管包绕在SPN与SPC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具有相对特异的影像特征,对符合影像特征且合并胰管、胆管扩张或血管包绕者,应诊断SPC.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5例,其中脑梗死27例(49.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50.9%),同时进行颅内、外颈动脉MRI,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外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为(3.7±1.6)mm、(27.7±15.0)mm及(37.9±30.6)%;37例(67.3%)斑块内伴有钙化,24例(43.6%)斑块内伴有出血,25例(45.5%)斑块内伴有富脂质坏死核,13例(23.6%)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颅内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前循环(包括大脑前、中动脉)的管腔狭窄度分别为(37.2±26.5)%和(37.5±26.2)%。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66,r=0.564,P<0.01)。前循环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79,r=0.598,P<0.01)。结论颅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以作为预测颅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Otoplan软件对患者术前颞骨CT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Spiral Function)计算蜗管长度以评估植入电极长度,对预测电极长度与术中植入电极进行比对,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对13例(14耳)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颞骨HRCT检测,在耳蜗重建的标准观测层面上通过耳蜗螺旋函数公式进行耳蜗测量,计算耳蜗蜗管长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植入电极,与实际耳蜗植入的电极长度进行比对。结果通过Otoplan软件重建技术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准确预测了12例(12耳)患者的植入电极长度,1例(2耳)耳蜗骨化患者预测电极长度大于实际电极植入长度。结论应用Otoplan软件对耳蜗进行影像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分析,预评估植入电极具有一定准确性,然而对于耳蜗骨化等特殊病例还应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