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目的 :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成骨的促进作用 ,以期为颌骨缺损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替代材料。方法 :18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各造成 15mm× 6mm的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 ,按自身同期配对设计 ,分别植入复合骨和天然型无机骨 (NNB)。术后 3、6、12周取下标本 ,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四环素荧光检查以及组织学成骨面积定量分析。结果 :复合骨新骨形成及钙化早 ,同期成骨面积大于NNB(P <0 .0 1)。结论 :合适的复合条件下bFGF可有效地促进软骨及骨的生长 ,复合骨新骨形成及钙化早 ,同期成骨量多 ,修复效果优于NNB。  相似文献   
32.
人骨形成蛋白4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方法相结合促进成骨的效果。方法 应用亚克隆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hBMP 4。贴壁法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 ,体外转染pEGFP hBMP 4 ,pEGFP基因并留置空白对照 ,以天然型无机骨为支架材料 ,分别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植入裸鼠皮下 (每组 6例 ) ,4周取材 ,进行组织学及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序列完全正确的 pEGFP hBMP 4表达载体。bMSCs可以在天然型无机骨支架网孔内表面贴壁生长。裸鼠体内实验表明术后 4周转染pEGFP hBMP 4基因组支架材料中已大部由新骨充满 ,新骨面积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hBMP 4基因转染的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可望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发夹状核酶阻断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转化口腔上皮细胞的能力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合成HPV16E6特异性发夹状核酶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HPV16诱导的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IOEC);空白载体对照;潮霉素筛选;斑点杂交检测细胞中核酶的表达;PCR、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细胞中HPV16E6的DNA、RNA和蛋白表达;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生长曲线绘制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含HPV16E6特异性发夹状核酶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ZE6;转导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HIOEC-RZE6和空白载体对照HIOEC-pcDNA;HIOEC-RZE6中核酶转录、HPV16E6RNA和蛋白表达下降,细胞增殖减缓,出现凋亡;HIOEC-pcDNA中未见同样变化。结论:HPV16E6特异性发夹状核酶可以抑制HPV16E6表达,并阻断HIOEC进一步恶变,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骨组织工程中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组织工程是骨缺损修复和重建的主要发展方向,使用高效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利用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原理,通过转基因方法改造种子细胞,从而提高了种子细胞的成骨效率和组织工程化骨的质量。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作用于脂肪干细胞,研究其对细胞生长、成骨、成血管分化的影响;利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三维支架材料负载辛伐他汀,与脂肪干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用于兔颅骨缺损模型的修复。方法:原代培养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rASCs),分别以含0、0.01、0.1和1 μmol/L辛伐他汀的培养液培养,计数法检测细胞数目;以0、0.05、0.1 μmol/L浓度辛伐他汀培养ASCs,1、7 d后,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成血管基因的表达(RUNX2、OPN、OCN、VEGF); 7 d后行ALP染色;14 d后行茜素红染色。12只新西兰大白兔颅顶双侧8 mm缺损,分别以4组材料修复(A: β-TCP,B: β-TCP/Cell,C: β-TCP/Sim,D: β-TCP/Cell/Sim),每组6例,植入8 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0.05 μmol/L辛伐他汀对脂肪干细胞RUNX2、OCN、OPN和VEGF等成骨、成血管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更为明显;植入体内8周后,β-TCP/Cell/Sim组材料的成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3组。结论:0.05 μmol/L辛伐他汀在体外对ASCs具有明显的促成骨作用,载辛伐他汀β-TCP复合脂肪干细胞可促进兔颅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材料多孔磷酸钙的生物相容性及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异位成骨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第2代Beagle犬BMSCs,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与多孔磷酸钙(CPC)复合培养,获得最佳复合浓度,倒置和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BMSCs黏附和生长情况,复合体植入裸鼠皮下8周观察异位成骨。结果BMSCs转染GFP与多孔CPC复合培养1 d,细胞从材料中爬出,形态正常,7 d可见细胞伸出伪足,分泌基质;复合体可异位成骨。结论多孔CPC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7.
AExperimentalStudyontheMicromorphorogicalEfectofNd∶YAGLaserinEndodonticTherapyZhuQingping(朱庆萍)SunWeibin(孙卫斌)YuWeiyi(俞未一)Jian...  相似文献   
38.
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所引起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医学的难题,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新的研究热点。下面就骨组织工程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2(AdBMP-2)基因转染对羊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抽取成年健康山羊骨髓,以贴壁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以AdBMP-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羊骨髓基质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计算基因转染效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骨钙素定量分析。采用SAS6.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SNK法分析。结果细胞转染率达70%±3%,转染目的基因的细胞胞体肥大,呈多边形。生长曲线在AdBMP-2基因转染组、LacZ基因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目的基因转染后12d,碱性磷酸酶阳性染色面积较对照组增加。转染目的基因后6d,骨钙素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dBMP-2基因转染促进了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可望成为颌骨缺损修复的新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AdBMP-2基因修饰体外培养的山羊耳软骨细胞,并与F127pluronic支架材料复合,进行裸鼠皮下异位植入研究,探索BMP-2基因修饰高等哺乳动物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组织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山羊耳软骨细胞,转染AdBMP-2和AdLacZ基因,X-gal则染色检测基因转染效率。将基因修饰的细胞与可吸收生物材料Pluronic F127复合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并注射到裸鼠皮下,分别在术后2周和4周取材,观察2周标本CollX染色,4周标本X—gal、阿利新蓝、BMP-2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0pfu/细胞可以获得80%的转染效率.AdBMP-2组在2周时出现大量成熟的软骨组织.4周时出现较多的骨样组织,BMP-2和VEGF染色强阳性:而AdLacZ组2周时尚未形成明显的软骨样组织,4周出现小块的软骨组织,未见骨样组织及VEGF阳性表达。结论:实验条件下,BMP-2基因转染早期即促进了软骨的成熟和分化,但随后发生了骨化,提示可尝试将其应用于软骨原位缺损或筛选更为理想的生长因子,以促进软骨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