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脑室-腹腔分流术现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脑积水的经典术式。由于分流效果理想、手术操作较简单、手术器械及手术室配置等硬件设备要求较低,很多基层医院已经掌握了该项术式。随着经验的积累,减少手术并发症成为每一位术者的追求,其中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尤其重要。现就我科2000—2008年间收治的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康复护理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我科近年间收治因伤导致截瘫患者18例,对其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及心理康复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均较入院前明显改善,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截瘫早期的心理护理,是在鼓励患者增加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同时,不断地追求新的康复目标,使截瘫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给患者以希望。  相似文献   
13.
脑室内出血其发病率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我科1997~1998年收治28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4~57岁,平均35.5岁。发病6小时入院。入院时意识状态:深昏迷12例,中度昏迷7例,浅昏迷5例,嗜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苓胃消胶囊对放化疗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4年8月1日~2015年3月1日在肿瘤科确诊并进行放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胃消胶囊+全面干预+常规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全面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食欲和精神状态)。结果: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全面干预可明显提高放化疗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推广。  相似文献   
15.
董艳芳 《中外医疗》2014,(16):150-151
目的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早期了解婴儿听力损失状况,以便早期干预,减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方法以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为准绳,应用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的初筛及复筛。初筛一般于婴儿出生后(48-72)h进行。复筛于出生后1个月进行。复筛未通过的婴儿应于3-6个月进行医学诊断、听力评估。此外,该研究还对204例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早产等具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①需初筛正常新生儿13928例;实际初筛人数13231例;初筛率为95.00%;初筛通过率为91.00%。需初筛高危新生儿204例,均接受初筛;初筛通过率为63.73%。②需复筛正常新生儿1191例;实际复筛人数1072例;复筛率为90.01%;复筛通过率为82.00%。74例高危新生儿需进行复筛;实际复筛人数74例;复筛通过率43.24%。③与正常新生儿相比,高危新生儿初筛率及复筛率更高,复筛及初筛通过率更低(P〈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早期了解婴儿听力损失状况具重要意义,我们应将具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早产等高危因素的婴儿作为重点筛查对象,以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为准绳,进行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干预,减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已经成为功能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自从Janetta于1967年首创以来,MVD在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使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MVD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减压材料隔开血管和神经,解除神经根或神经通路上相关血管的压迫症状.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如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 TN )、舌咽神经痛(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迷走神经麻痹、耳鸣、眩晕等.据报道,MVD可确保80 %~90 %的症状控制率,尤其是在HFS和TN患者中[ 1-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三维重建头颅CT的相关数据测量,了解儿童颅脑生长发育规律及特点,探讨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方法:筛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常儿童头颅CT影像数据954例,进行头颅CT三维重建后测量颅腔体积、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建立颅脑相关组织体积生长曲线图,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测量区域颅腔体积、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相同年龄段相同组织测量数值在性别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测量区域颅腔体积14岁以前每一年较上一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以后每一年与上一年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测量区域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不同年龄段较上一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头颅的生长存在一定规律及特点,儿童颅骨修补的手术应择机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患者93例(合并脑出血者50例,未合并脑出血者43例)、对照组55例进行比较分析。取空腹静脉血提取DNA,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的片段,经过电泳、EB染色后,观察ACE基因多态性并记录结果,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ACE基因Ⅰ/D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有关。结论:ACE基因DD基因型可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对脑出血的发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对癫痫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322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男200例,女122例;年龄4个月~83岁,病程1个月~32年。内科治疗206例,手术治疗12例,其它104例(其中修正拟诊断癫痫患者94人,不能确定是否为癫痫者10例)。所有患者均按如下操作进行:32导双视频脑电图仪进行常规检查。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盘状镀银电极,用胶布和网帽固定。常规加蝶骨电极(年龄较小者不做此项),描记24 h清醒、睡眠脑电,包括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实验。采用多种组合导联方式进行回放分析视频脑电资料确定癫痫的分型、分类、定侧及定位方面的信息。分析患者发作症状学、视频脑电结果及影像学资料初步筛选可以手术的患者。筛选出的患者,再次进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要求至少监测3次以上的习惯性临床发作后,进入到术前评估阶段,定位致痫灶。手术中均常规进行术中监测,验证致癫痫灶后切除。若头皮脑电监测到的致癫痫灶范围较广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则需要2次手术完成即埋置颅内电极后再次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本组322例中异常脑电图218例,正常脑电图94例,不能确定是否异常者10例(嘱患者动态观察,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到患者本人或家属认定的临床发作共94例,其中根据异常放电情况确定为癫痫者88例,排除拟诊断癫痫者6例。确定发作类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例,失神发作2例,肌阵挛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部分继发全面发作6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例。206例患者接受规范药物治疗,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患者随访疗效满意。手术患者中颞叶内侧癫痫6例(包括2例颞极蛛网膜囊肿),外伤性癫痫2例,先天性脑软化灶2例,额顶叶肉芽肿2例。手术患者随访至今1月~1年,术后均无发作。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