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发现区别并为其早期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在宁海县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婴幼儿MPP的80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1岁组(20例)和1~3岁组(60例)。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特异性肺炎支原体(MP)-Ig M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发热发生率、热峰、热程,喘鸣音发生率,血常规结果,胸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体温、肺外并发症及血清MP-Ig M抗体滴度对住院天数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与幼儿期相比,婴儿期对炎症刺激反应较弱,应针对MPP婴幼儿做到早期迅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防止疾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肿瘤放疗的基本准则是提高肿瘤靶区的放射剂量,同时更好地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质子束治疗(PBT)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其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准则。理论上,质子束以其特有的Bragg峰和优越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可给予肿瘤靶区最大剂量,同时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接受剂量,实现对肿瘤靶区的“定向爆破”,提高肿瘤的局部治疗率和控制率,优于传统光子治疗。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研究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儿童恶性肿瘤等多种病变,但多为回顾性研究,而且建立和维护质子设备的成本巨大,因此用PBT治疗恶性肿瘤尚存争议。PBT面临的挑战是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和不明确的生物学效应等,克服这些不足可能会更好地促进PBT的快速发展。笔者详细论述了PBT的物理、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依赖于3’,5’-环腺苷酸(cAMP)的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Cl-通道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Cl-通道细胞荧光测定模型进行测定丹皮酚对CFTR介导的I-内流速度。结果:丹皮酚对野生型和ΔF508突变型CFTR Cl-通道均具有激活作用,而对G551D突变型CFTR Cl-通道无激活作用。丹皮酚在发挥激活作用时具有快速、可逆的特点并依赖于腺苷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的存在。初步确定了丹皮酚通过直接与CFTR结合发挥作用。结论:研究提示CFTR可能是某些中药降压作用药靶之一。此外,本实验为传统中药的降压作用的分子药理学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院对22例经病理证实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采用肺部肿块内注射白细胞介素-Ⅱ合并放射治疗,护理和疗效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病材22例晚期肺癌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8-62岁。鳞癌13例、腺癌6例、鳞腺癌1例、肉瘤2例,中心型4例、周围型18例(其中肺尖癌5例)。1.2疗法①采用60Co-r线或8mV-X线,照射野包括肺部肿块及相应纵隔区,照至o皿Q后,复查胸部CT,然后缩野,避开脊髓追加至Dr&)(;。做胸穿当日停放疗1次。②白细胞介素一o100万U和泛影普胺混合液sml缓慢注人瘤体内,每周回次,共6次。③治疗前和治疗结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足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特点、病因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以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门诊无明显外伤的足下垂患者20例,对患侧下肢行神经及相关肌肉检测,通过所得数据分析足下垂患者患病原因。结果:7例诊断为腓总神经病,其中4例以腓骨小头上-下段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超过50%,为不良姿势、体位导致,3例为局部肿物压迫导致腓骨小头处卡压;7例以腓骨长肌、胫后肌、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神经源性损害为主,诊断为腰5神经根病;6例为腓总神经、胫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腓骨长肌、股二头肌长头神经源性损害,臀中肌、腰椎旁肌肌电图未见异常,诊断为坐骨神经病。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足下垂患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伴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对17例伴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TACE联合3-DCRT治疗.17例患者的肝癌原发灶均进行了3~4次TACE,间隔时间为1个月,化疗栓塞剂的组成为阿霉素50 mg、顺铂60 mg、丝裂霉素8 mg和超液化碘油5~20 ml.在首次TACE后第3天开始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灶进行3-DcRT,总剂量为56 Gy.结果 TACE联合3-DCRT治疗伴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率为64.7%(11/17),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除1例患者出现3级骨髓抑制外,余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伴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3-DCRT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放疗前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2者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前胃镜活检标本及放疗后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2者放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及其与放疗后病理反应分级的关系.结果:放疗前后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0±0.18、0.27±0.14,2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标本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3±0.18、0.43±0.27,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放疗后病理反应程度有关(P<0.05).结论:Caspase-3的表达可作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放疗的筛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的形态、功能变化,为下颌角肥大矫治手术提供参考指导.方法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对10例下颌角截骨患者行双侧咬肌形态及功能观察,观察时间为术前及术后半年,分别于患者下颌处在不同姿势下对咬肌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并对张闭口过程中咬肌最厚处横断面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该横断面横纵径的变化幅度.结果 (1)重建的咬肌三维图像显示,截骨术后半年咬肌纵向长度变短,角区咬肌呈圆弧形,且较术前明显变薄;(2)术前咬肌体积平均值为(25.480±7.113)cm3,术后6个月时咬肌体积平均值为(18.222±3.028)cm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动态图像显示,截骨术后半年张闭口过程中咬肌最厚处横断面横纵径的变化幅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角区,截骨术对咬肌功能并无明显影响;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咬肌及观察咬肌活动方便快捷,对人体无损伤,利于重复,是一种观察测量咬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临床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话语中所表现的言语特征进行多维透视,意在从社会因素的视角对失语症患者言语交流康复过程中的运作机制进行尝试研究,在描述分析临床语料的基础上力图发现更多的有关社会因素对其康复过程的影响以及语言学研究和失语症康复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无肝素透析救治急慢性肾衰合并高危出血的护理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