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5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基因分型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1988~1994年度.从广东城市和农村,1993~1994年度,从湖北、吉林9~11岁学龄儿童分离的179株GAS进行RAPD分析。结果 ①同一T型的菌株有特征性条带,但有些亚型带型间差异较大:②不同T型间可有相同的带型;③分型率比T分型高,达到96.6%;④有主导RAPD型菌株流行的情况存在。结论 RAPD方法对GAS分型及流行病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区别同一血清型不同地区来源的GAS。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含A组链球菌M蛋白基因(emm基因)1型和3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质粒。方法用PCR技术从40381137(T1)型和31281187(T3)型A组链球菌中分别扩增emm基因,插入T 载体后测序、blast后分别确定为emm1和emm3基因型,再从emm1和emm3基因分别扩增105 bp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将两目的片段连接起来。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SecTaqB中,阳性质粒克隆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从40381137(T1)和31281187(T3)A组链球菌株的基因组成功克隆emm基因,经测序及blast后分别确认为emm1型和emm3型;用pst I和BamH I酶切重组质粒pSemml-3、测序均显示插入正确。结论成功构建A组莲球菌的emm1型和emm3型二价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表达功能及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3.
深圳市不明原因成人脱发患者发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不明原因成人脱发患者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脱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对 5 7名不明原因脱发患者和 4 8名体检正常的健康成人的头发进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脱发患者发中铜、铁含量及Cu/Zn比值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 ,而铅、锌、锰、钙、镁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这类患者铜 /锌比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铜低造成 ,铜、铁营养不良是其脱发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小儿斜疝、交通性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病,绝大多数须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沿用成人切口,组织损伤大并破坏原腹股沟管解剖,存在医源性损伤及较高复发率,术后患儿恢复时间长,疤痕暴露等缺点。根据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我们近年来采用经皮下环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隐睾60  相似文献   
75.
苏健  苏堤 《中原医刊》1996,23(9):34-34
13份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L型培养和回复的研究苏健,苏堤,胡志荣,郭超,徐友梅,张同玉本文对13份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L型的培养和回复实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采取标本:13份标本均用纤维气管镜采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或洗出液,然后放置灭菌青霉素小瓶...  相似文献   
76.
薄导 扫描法对镇脑宁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Fabry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Fabry病患者临床表现及肾组织形态学特点。  方法 :总结 9例Fabry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肾组织形态学特点。同时对肾小球足细胞数定量分析 ,并借助足细胞特殊标记物WT1对足细胞的密度及其缺失分布特点进行观察。  结果 :①患者以年轻男性为主 ,多有肾脏病家族史。②多伴有Fabry病肾外表现 ,表现为皮肤血管角质瘤、少汗、低热、肢端感觉异常等症状。心脏受累发生率较高 ,多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缩短、ST段和T波的异常、左心室高电压等。③均无明显角膜混浊、视网膜动脉曲张等Fabry病常见眼部病变。④肾脏病变表现为轻至中度蛋白尿。部分患者伴轻微镜下血尿。肾小管间质损伤较突出。⑤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表现为光镜下肾小球足细胞弥漫空泡变性 ;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足细胞浆内含大量嗜甲苯胺蓝的蓝色颗粒状物 ;电镜下嗜锇性、同心圆样髓样小体在胞浆中堆积。多数患者小管间质中重度病变。肾间质血管病变现象较为突出。⑥肾小球足细胞计数及足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 (P <0 0 1) ,WT1表达缺失呈节段分布 ,缺失部位多位于周边袢和有节段硬化病变处。  结论 :①Fabry病以男性青年多见 ,多有肾脏损害的家族史。②多数患者存在肾外表现 ,心脏病变发生率较高。③无明显Fabry病特征性眼部病变 ,无明显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麻醉效应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Ⅱ-Ⅳ级、拟行心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根据芬太尼用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传统的大剂量芬太尼(40~50μg/kg)麻醉,观察组60例选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复合麻醉,比较两种方法麻醉效应、术后恢复及术中知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切皮后恢复,循环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为早,术中知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循环变化状态稳定、术中知晓率低及术后恢复更为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手术治疗(附56例临床报告)戴绍文,苏健(江西鹰潭市医院外一科,鹰潭335000)近年来,意外事故致腹部损伤明显增加。我院1985年6月~1995年6月共收治各类腹部损伤病员417例(含井其它部位损伤),其中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