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7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军事体制的变革和要求,野战基层医院向着快速、机动、灵活方向发展。多数护士淡出护理岗位,护理工作多由经过培训的卫生员担当。平时各种战备卫勤保障科目多,任务重,还要收治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大意,就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2.
5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舌象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选择5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分普通型和重型,观察舌象,数码相机摄像,分析并比较早期、中期(极期)与恢复期,普通型与重型的舌象特征。结果:①在中期(极期),最常见的舌象为舌红(舌尖红或舌红赤,62.8%),苔白(厚)腻(39.5%)或黄(厚)腻(37.2%),6例(14.0%)患者出现舌下静脉曲张;恢复期常见舌象为舌质暗或暗紫(42.9%)、淡红(21.4%)、舌尖红(21.4%),苔白(厚)腻(60.7%)、黄(厚)腻(25.0%),16例(57.1%)患者出现舌下静脉曲张。②最常见的舌象依次为:舌暗或暗紫、苔白(厚)腻(17例),舌红赤、苔黄(厚)腻(12例),舌淡红、苔白(厚)腻(10例),舌尖红、苔黄(厚)腻(6例),舌红赤、苔白(厚)腻(5例)。③在中期(极期),普通型、重型最常见舌象均为舌质红(舌尖红或舌红赤)(52.2%、75%),苔白腻(34.8%、45.0%)或黄腻(34.8%、40%),普通型、重型舌象特征相似;在恢复期,普通型最常见舌象为暗(或暗紫,37。5%)或舌质红(舌尖红或舌红赤,43、8%),苔白腻(56.3%)或黄腻(31.3%),重型最常见舌象为暗(或暗紫,50%)或舌尖红(25%)、舌淡红(25%),苔白腻(66.7%)。结论:①湿毒、热毒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湿毒热毒留恋、瘀毒可能是恢复期主要病机特征,而伤阴症状似不典型;②普通型、重型恢复期病机特征有所不同,普通型以湿热疫毒未尽、瘀毒为主,重型以湿毒未尽、瘀毒为主。  相似文献   
83.
参七乙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4.
咳喘治验     
本文不对咳喘作全面论述,仅联系临床实际,谈谈治疗本证的经验。一、宣肺治其实益肾固其本哮喘日久,往往本虚标实。由于宿痰内伏、肺气壅盛属实,由于脾虚不运、肾虚不纳属虚,进一步可出现三脏俱虚的症状。《丹溪心法·喘》:“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是治疗哮喘的大法。我在临床掌握“宣肺治其实,益肾固其本”的原则,取得一定疗效。例1 哮喘(支气管哮喘)曹××,女,11岁。初诊(出诊,1973年5月11日):哮喘反复扰人已8年。近两旬哮喘持续发作,昼夜不已。呼吸气促,咳嗽剧烈,喷嚏,流涕,倚母怀喘息,不能平卧。用  相似文献   
85.
本刊通讯:上海中医学院于四月八日组织中医教师座谈关于厚今薄古还是厚古薄今的问题;十二日又组织全体教师和中医研究班留沪学员作第二次讨论.座谈会先后是在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气氛下进行的,自始至终,针锋相对,热烈争辨.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厚今薄古是一切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研究祖国医学也不例外.厚今薄古,不等于废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从东方田鼠的部分BAC文库中筛选微卫星。 方法应用非放射性的菌落杂交方法和磁珠富集法从东方田鼠的BAC文库中筛选高质量的微卫星标记。结果以地高辛标记的寡聚核苷酸(CA)20 为探针,通过菌落杂交法从136个东方田鼠BAC克隆中筛选出杂交信号最强的20个阳性克隆。再将这20个阳性克隆分别通过链霉亲和素磁珠法构建亚克隆文库,从中选取400个经PCR鉴定为阳性的亚克隆进一步测序分析,共得到220个微卫星序列,阳性率55%。选取重复次数高,侧翼序列完整的微卫星序列设计74对引物,共有35对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其中16对引物具有多态性。结论成功且高效地从阳性BAC克隆中筛选出微卫星序列,这些微卫星和阳性BAC克隆可用于后续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87.
圆形换能器是A超上最常用的换能器,俗称探头。从数学推导入手,对其远场特性进行分析,并且和光的圆孔衍射相比较。再通过水中超声场区的探测,得出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调配,防止调剂差错。方法:从调剂角度指出中药配方颗粒在包装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的建议。结果: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调配难度较大,影响调剂质量的因素有配方颗粒包装外观、剂量、药名印刷清晰度等。结论:应改进和完善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质量,加强中药调剂管理,确保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00条/只),取对照组东方田鼠和感染血吸虫后第6、10、15、20、30天肺、肝组织样品,HE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并提取肺和肝总RNA,对Lyz、RT1-Db1、Cd74、C1qa、Thra、Igf1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其在肝脏和肺脏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 东方田鼠感染血吸虫后6-10天,肺部有大量出血点,肝细胞空泡变性,肝窦高度扩张,肺和肝组织内血管周围及管腔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至第20天逐渐恢复。从感染后第6天开始,Lyz、RT1-Db1、Cd74基因在肺和肝内表达均明显上调,在第20天后逐渐恢复,C1qa基因在肺内表达上调,Thra基因在肺内表达下调,Igf1基因肝内表达下调。结论 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实验小鼠、大鼠螺杆菌携带情况,为我国实验动物等级及监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PCR法共检测了352只小鼠(清洁级101只,SPF级251只),101只大鼠(清洁级69只,SPF级32只);ELISA法共检测了88只小鼠(清洁级26只,SPF级62只),165只大鼠(清洁级84只,SPF级81只);并对其中88只小鼠、101只大鼠的PCR和ELISA法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结果 PCR法检测小鼠平均阳性率为35.8%(126/352),清洁级阳性率为51.5%(52/101),SPF级阳性率为29.5%(74/251);大鼠平均阳性率为70.3%(71/101),清洁级阳性率为69.6%(48/69),SPF级阳性率为71.9%(23/32);ELISA法检测小鼠平均阳性率为15.9%(14/88),清洁级阳性率为19.2%(5/26),SPF级阳性率为14.5%(9/62);大鼠平均阳性率为52.7%(87/165),清洁级53.6%(45/84),SPF级51.9%(42/81);88只小鼠PCR法阳性检测率为72.7%(64/88),ELISA法阳性检测率为15.9%(14/88);101只大鼠PCR法阳性检测率为70.3%(71/101),ELISA法阳性检测率为49.5%(50/101)。结论上海及周边地区实验大鼠、小鼠中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螺杆菌感染,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表明回盲部内容物PCR法较检测血清中抗螺杆菌抗体ELISA法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