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大峡谷型漏斗胸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8例大峡谷型漏斗胸患儿采用两侧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进行矫治.结果 8例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均未发生如心包破裂、心脏穿通伤、肺损伤、肋间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40~60(46.5±6.7)min,拔麻醉气管插管顺利,术后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气胸、胸腔积液,胸部凹陷区塑形良好.结论 大峡谷型漏斗胸行Nuss矫治术时,使用两侧胸腔镜辅助可完全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2.
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 87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术中窒息死亡 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胸腔积液 3例 ,肺部感染 1例 ,脓胸伴切口感染 1例 ,均经治疗好转 ,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术后随访 78例患者 (89.7% ) ,痊愈 6 9例 (88.5 % ) ,9例症状好转 (11.5 % )。结论 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肺的切除范围 ,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安全、疗效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 方法: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硝酸还原酶、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各组患儿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血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ET-1、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①血浆ET-1水平,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P<0.01);血清NO浓度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P<0.01)。 ②电镜下,中重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轻于中重度PH组;无PH组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变不明显。③免疫组化显示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T-1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而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NOS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无PH组(P<0.01)。 结论: ET-1、eNOS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PH的形成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及非肿瘤同期住院患者80例痰液HnRNP A2/B1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痰检阳性率77.0%(57/74),非肿瘤组阳性率26.3%(21/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nRNP A2/B1的过表达与患者吸烟、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和部位均无相关性。结论HnRNP A2/B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痰液中高表达,痰检HnRNP A2/B1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55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应用膜式肺氧合器、胶体预充,常规建立体外转流,多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4℃含钾晶体液或4℃4:1氧合血,同时心脏表面置冰屑或冰盐水。大于5mm的VSD采用dacron涤纶补片修补,注意缝针深度。合并肺高压者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 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5例次,无手术死亡,平均住院日11.6天。结论 5mm以上的膜周部VSD和干下型VSD难以自然闭合,婴幼儿期手术可显著降低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损害,改善预后,但应加强心肺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6.
107.
外伤性膈肌损伤手术途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性肝肌损伤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并有潜在危险的疾病,1988年9月~1998年9月,我们共手术治疗3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3例;年龄5~43岁,平均23.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小时~20天,其中31例在伤后24小时内入院,4例分别为伤后2、4、7、20天入院。穿透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11例.其中交通肇事伤7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1例,自发性1例。左侧膈肌损伤20例,右侧膈肌损伤14例,双侧膈肌损伤1例。16例有膈疝形成,1例为绞窄性膈疝。33例合并有其它脏器损伤,占94.3%(33/35)。见表1。1.2治疗术前确诊21…  相似文献   
108.
室间隔缺损(VSD)伴严重肺动脉高压婴儿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偏高,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手术治疗VSD伴肺动脉高压婴儿4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47例患儿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