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5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房间隔膨出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我院自 1994年开展切面超声检查至今 ,本例尚属首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 ,女 ,2 2岁 ,产后二个月。自觉产后心悸、气短、咳嗽、伴双下肢浮肿 ,曾在县医院就医转我院。病史回顾 ,既往无心悸、气促浮肿史 ,体检见 :营养及发育良好 ,发绀 (- ) ,颈静脉怒张 ,面部及双下肢浮肿 ,双肺呼吸音清 ,两肺底均可闻及湿罗音 ,心率118次 分 ,律整 ,胸骨左缘ⅡⅢ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腹稍隆 ,肝大肋下 6cm ,质软 ,压痛明显 ,余(- )。彩超检查 :右房及右室明显增大 ,右室 5 0mm ,右房 4 2mm ,房间隔向右房明显膨…  相似文献   
62.
63.
手部滑膜肉瘤并腋下淋巴腺转移1例报告黑玉升左广武*唐文鸿孙寒松胡刚佟智慧杨玉民王云武陈其贤患者男性,年龄,25岁,农民。于1994年7月发现右手部约2.0cm×2.0cm无痛性肿物,经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2个月肿物复发且渐渐增大。于1995年4月...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四病”基地内外居民食盐摄入量调查结果。市区基地内居民食盐摄入量为8.18±3.95g,基地外为9.66±6.61g。基地内居民食盐摄入量明显低于基地外居民,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基地内开展的营养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 (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1] 。国外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 ,PD发病率占总人数的 0 .1%~ 0 .2 % ,其中 5 5岁以上人口占 1.4 % [2 ] 。社会老龄化使得P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认为PD的发生是由于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退变 ,并且残存的DA能神经元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嗜酸性包涵体。黑质致密区 (SNc)DA能神经元缺失 ,最终导致间接通路活性的增强 ,尤其是丘脑底核 (STN)谷氨酸 (Glu)能神经元的活性 ,而出现锥体外系病变。手术治疗旨在减弱间接通路活性的传导 ,但其侵害性大、费用昂贵 ,只适…  相似文献   
66.
五味子醇甲抑制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五味子醇甲(Schizandrin,SCH)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PC12细胞为模型细胞,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6-羟基多巴胺(6—0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C12细胞对培养液中^3H—D,L-谷氨酸的摄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外液中谷氨酸的浓度。结果 6—OHDA能抑制PC12细胞摄取谷氨酸,提高胞外谷氨酸的浓度,降低细胞的存活率;SCH能增强PC12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降低胞外谷氨酸的浓度,并拮抗6-OHDA对PC12细胞摄取谷氨酸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论 SCH对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s,GluTs)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7.
腹痛辨治     
腹痛一证,临床常见。《临证指南医案·腹痛》指出:“腹处乎中,痛因非一。”说明临床需要认真辨证论治。例一:积滞腹痛(肠梗阻)患者:胡××,男,42岁,门诊号:26485。初诊:1985年10月5日。四天前因饮食不节,致全腹胀痛,伴泻泄。泻止后腹胀腹痛加重,矢气及大便全无。某医院诊为“肠梗阻”,经灌肠、胃肠减压及口服液体石腊等治疗均未效,前来就诊。面容苦楚,弯腰曲膝,腹胀大,扪之可见肠型。时作嗳气,腹中雷鸣阵作;鼓之如鼓,按之微痛,未扪及症积及燥屎;舌暗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脑桥-延髓中M受体亚型与环核苷酸的关系.方法:大鼠ip药物,脑桥-延髓等组织中cGMP和cAMP含量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对照组ip生理盐水.结果:ip匹鲁卡品,脑桥-延髓中cGMP含量增加,cAMP变化不明显,ip哌仑西平或东莨菪碱可拮抗之.ip 6β-乙酰氧基去甲托烷12μg kg~(-1),脑桥-延髓中cAMP含量减少,而25 μg kg~(-1)使cAMP和cGMP均减少,ip AFDX 116或阿托品可拮抗之.结论:激动脑桥-延髓中M_1受体使cGMP增加,激动M_2受体使cGMP和cAMP减少.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四乙基铅对30名作业者7年健康影响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神衰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工作环境空气中四乙基铅浓度呈直线回归相关。提示随着工作环境空气中四乙基铅浓度的下降,这两种病是可逐渐恢复的。尿铅是否作为评价接触四乙基铅的理想指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0.
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创伤修复是由细胞内、外多种物质介导,调节信号蛋白的活动.虽然对整个过程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1],但血小板在促进创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证实[2].自Whitman等[3]首次采用浓缩血小板取代纤维蛋白胶来改善创伤愈合以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研究血小板浓缩物用于临床研究的效果,近年来一直存有争议[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