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CT、B超诊断前列腺肉瘤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 1 男 ,5 3岁。 2年前始有排尿困难 ,尿后滴沥伴小便次数增多 ,无血尿、腰酸、发热、尿路刺激等症状。 1年前大便次数增多 ,且不成形。胸膝位肛指检查距肛门约 6 0cm处附近的直肠内触及一软组织肿块 ,占据肠腔约 1/ 3,质中 ,肛指套带血。尿路平片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癌胚抗原 (CEA)15 μg/L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1 1μg/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1 5μg/L。CT :前列腺形态饱满 ,体积增大 ,可见一梭形团块灶 ,向后突出 ,约5 6mm× 6 0mm× 5 0mm大小 ,边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调查血脂正常健康人群和高血脂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分布,分析sdLDL-C与其他血脂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1012名18~ 93岁血脂正常受试者(男503名,女509名)按性别(男性、女性)和年龄(18~ 29岁、30 ~69岁和≥70岁)共分6组;433例23~90岁血脂增高受试者按空腹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分为:高TG组(165例)、高LDL-C组(129例)和联合增高组(139例).用Olympus AU27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sdLDL-C、TG、LDL-C、TC、HDL-C、ApoAI和ApoB.采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脂正常受试者sdLDL-C近似正态分布,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18 ~ 29岁组男性sdLDL-C[ (0.55 ±0.21) mmol/L]高于女性[(0.47±0 22) mmol/L,t=2.212,P=0.028];30 ~69岁组男性sdLDL-C(0.66±0.28) mmol/L[高于女性[(0.62±0.25) mmol/L,t=2.121,P=0.034];≥70岁组男性sdLDL-C[ (0.54±0.21) mmol/L]与女性[(0.54±0.22) mm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982).血脂增高受试者sdLDL-C[( 1.25±0.44) mmol/L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受试者[ (0.60 ±0.26) mmol/L,t =29.306,P<0.01].联合增高组的sdLDL-C最高[(1.52±0.49)mmol/L,F =525.66,P<0.01];高TG组的sdLDL-C/LDL-C比值最大(0.47±0.12,F=287.93,P<0.01);高LDL-C组的非sdLDL-C(LDL-C减去sdLDL-C)最高[(2.71±0.52) mmol/L,F =336.32,P<0.01].sdLDL-C与TC、TG、LDL-C、ApoB、BMI呈正相关(rs=0.66、0.68、0.65、0.79、0.27),与HDL-C和ApoAI呈负相关(rs=-0.42、-0.37,P均<0.01).偏相关分析:sdLDL-C与TG、LDL-C、TC偏相关系数为0 42、0.28、0.15,P均<0.01.结论 LDL-C和TG是影响sdLDL-C水平的重要因素,但TG的影响更大.sdLDL-C是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判断脂质代谢整体状况的适宜且良好的指标.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人群sdLDL-C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正常人群sdLDL-C参考区间,这对发挥sdLDL在临床诊疗、健康评估中的应有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的原发性闭经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方法9名年轻女性行磁共振检查,由妇科医生及放射线医生共同评价苗勒氏管、阴道、卵巢和其他发现。结果全部病例盆腔内都发现双侧始基子宫,其中1例有单侧的宫腔。始基子宫平均长径(2.73±0.68)cm。在全部病例中,两侧始基子宫之间由纤维带状结构连接。在7个病例中,带状结构交汇于位于膀胱上方靠近中央的三角软组织。8例有阴道下1/3存在。9例在始基子宫附近有双侧正常卵巢组织。1例单侧盆腔肾,2例第五腰椎骶骨化。结论在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综合征的病人中典型的苗勒氏管残存结构表现为由纤维带状组织连接的双侧始基子宫,两侧组织在膀胱上方的三角形软组织中线处汇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老年比格犬肝脏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15只犬龄1.5~10.6岁的国际标准试验用健康比格犬,按犬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7只,平均犬龄为(8.26±1.52)岁;中青年组8只,平均犬龄为(2.21±0.94)岁。予以静脉麻醉后取肝脏组织,HE 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两组肝细胞数目、肝细胞形态及间质情况;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两组肝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密度、形态和面积分数,内质网形态和面积分数,微粒体数量密度和形态,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厚度和窗孔密度(即单位长度窗孔的数目)和直径,脂褐素的形态和数量密度等。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 t 检验。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尤以中青年组明显,肝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以单核或双核细胞居多,中青年组肝细胞胞质呈致密的淡红色,空泡状脂滴小而少见,细胞边界清楚;老年组肝细胞胞质空泡化明显,可见较大的空泡状脂滴,胞质内散在嗜酸性颗粒,细胞边界模糊,肝细胞数目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75.80±5.76)/高倍视野比(97.80±6.45)/高倍视野,t=-2.510,P =0.026]。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比格犬肝组织内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老年组较中青年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外间质增多。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常肝细胞内线粒体呈双膜的椭圆形、圆形或马蹄状,其内可见嵴,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肝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多变,线粒体数量密度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202±0.021)/μm2比(0.248±0.040)/μm2,t =-2.683,P =0.020],面积分数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136±0.015比0.202±0.019,t=-6.083,P <0.01);内质网呈网状叠状排列,散在片状分布,细胞核周围较为多见,呈扁平状或堆积状,老年组肝细胞内质网面积分数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006±0.001比0.011±0.004,t=-3.338,P =0.005);肝细胞内脂褐素呈无膜的圆形或不规则结构,其内色素分布不均,老年组脂褐素数量密度显著高于青年组(0.028±0.025比0.001±0.000,t=2.880,P =0.014);老年组微粒体数目略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03)。老年组肝血窦内皮细胞厚度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加(0.242±0.047)μm 比(0.114±0.075)μm,t =3.881,P =0.002);老年组内皮细胞之间窗孔直径和窗孔密度[(1.895±0.439)μm和(0.260±0.120)/μm]较中青年组[(3.186±0.332)μm 和(0.723±0.184)/μm]明显减少(t=6.345、-4.511,P 均<0.01)。结论老年肝脏的质和量都发生了一系列退化,这些退化表现是老年肝脏储备功能降低的结构基础,也是老年人肝脏疾病高发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合SysmexXT-2000i血液分析仪提示的“PLT Clumps?”判断信息,对Sysmex XT-2000i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聚集报警信息进行评价。方法对345例患者用Sysmex XT-2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聚集报警阳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两种方法对血小板聚集活性判断结果存在一定的一致性(Kappa值=0.61)。结论Sysmex XT-2000i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聚集报警信息有一定的可靠性,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步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过期妊娠恶果多肖立如果妊娠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而不生者,医学上称之为过期妊娠。一般说来,凡是确定为过期妊娠者,都要进行引产,即想方设法让孩子早日出生。这是为什么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变老。同样道理,随着孕龄的增长,胎盘也要老化。具体表现胎盘表面的绒...  相似文献   
107.
例1 男,74岁。胆管扩张18年,2个月前内镜检查见十二指肠乳突部腺瘤样肿物,活检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伴小区域管状腺瘤形成”。2周前上腹痛加重伴发热1d。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升高(314U/L),碱性磷酸酶升高(54U/L),γ-谷胺酰转肽酶升高(22U/L)。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0cm),胆囊增大,乳突壶腹部可见一明显强化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直径约2.5cm×3.0cm,胰头部胰管轻度扩张(图1)。  相似文献   
108.
陆孝禹  肖立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24-924
患者女 ,60岁。因溃疡性结肠炎、腰痛 2周 ,左小腿疼痛 1周入院诊治。直腿抬高征 (- )、4字征 (- ) ,无神经纤维瘤病 (vonRecklinghousen′sdisease)体征。X线摄片发现左股骨颈 (图 1 )有不规则类圆形密度稀疏病灶 ,膨胀性生长 ,约 5cm× 4cm大小 ,边界清楚 ,四周可见环形硬化带 ,外侧缘部分区域波纹状而呈泡沫状外观 ,中央有一卵圆形透亮区2 2cm× 1 5cm ,边缘光滑 ,股骨皮质完整 ,未见骨膜反应 ,周围亦无软组织块影。CT片示 (图 2 ) ,左股骨颈中央见一不规则圆形病灶 ,周围有环形硬化壁 ,内部病灶密度尚均匀 ,平扫CT值 1 3~ 2 6HU …  相似文献   
109.
纤维腺瘤是妇女最见良性乳房肿瘤,而发生于纤维腺瘤的癌数量有限,少于0.5%,在外检中容易漏诊。自1931年Xheatle首先报道源自纤维腺瘤的癌以来,文献记载仅200余例,往往是个案报道加文献复习,但近来出现较大数例报道,引起人们关注,其命名含义混乱,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E-钙黏蛋白及其相关蛋白α-连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蛋白定位及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小鼠雌雄合笼后建立小鼠早孕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α-连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表达的定位;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定量分析E-钙黏蛋白及其相关蛋白α-连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定性表达表明,α-连蛋白在小鼠妊娠d1-d5子宫内膜的表达主要定位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膜,随着妊娠的继续,从妊娠d6开始,其表达逐渐转移到基质的蜕膜细胞膜表面。半定量结果表明,E-钙黏蛋白和α-连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峰值同时出现在小鼠妊娠的第4天,即胚胎着床前几小时它们的共同表达。结论:E-钙黏蛋白和α-连蛋白可能与胚胎的着床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