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医药卫生   18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NF -κB/Ⅰ -κB在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0.5mmol/L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含量;免疫组化检测NF-κB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①H2O2损伤3h,心肌细胞死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②H2O2损伤24h,末端标记发现大量凋亡细胞;Westemblot示NF-κB内源性抑制蛋白Ⅰ-KB(inhibitorKB,I-KB)在H2O2损伤5min即减少,15min时减至最低,而后逐渐恢复;免疫组化显示H2O2损伤0.5h可引起心肌细胞中NF-κB从胞浆向胞核移位;与单纯损伤组比,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LDH释放率(P<0.01)。结论 在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既有坏死,又有凋亡的发生,而NF-κB/Ⅰ-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介导了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Krppel样因子4对热应激所致C2C12小鼠肌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2.5℃)处理Krppel样因子4过表达的C2C12细胞1h,37℃恢复12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两组细胞凋亡百分率较热应激前均升高,但与转空载体组相比较Krppel样因子4过表达组升高更明显,凋亡百分率达19.6%;荧光染色可见细胞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改变;Krppel样因子4组细胞经Western blot能检测到bcl-2、bax蛋白明显改变。结论Krppel样因子4可以诱导热应激所致C2C12小鼠肌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佐剂性关节炎(AA)滑膜炎和关节破坏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AA组(15只)。AA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FA)造模。第18天处死所有大鼠,心脏采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HMGB1的表达,对滑膜、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MGB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滑膜细胞胞核呈阳性.胞质多为阴性。AA大鼠滑膜细胞、部分炎性细胞胞质多呈阳性,AA大鼠滑膜HMGB1在胞质表达强度显著增高(P<0.05)。正常大鼠软骨细胞胞核和胞质均为阳性。骨质区骨细胞胞核和胞质较少呈阳性。AA大鼠软骨区和骨质区HMGB1在胞质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AA组大鼠血清中HMGB1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HMGB1在AA大鼠滑膜、软骨区、骨质破坏区的胞质中表达明显增强,血清中HMGB1水平升高,这提示HMGB1可能参与AA软骨和骨质破坏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氧化应激时体外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核仁损伤以及热休克蛋白70对损伤核仁的保护作用。用0.5mmol/L过氧化氢处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0,30,60min,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核仁及电镜技术观察核仁结构的改变;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及反义技术诱导或阻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观察其对核仁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光镜下过氧化氢损伤组心肌细胞核仁染色颗粒数增多,电镜下核仁结构松散,核仁组份分离。热休克预处理导致心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明显增加,并使过氧化氢缺致心肌细胞核仁损伤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过氧化氢可引起热休克蛋白70从胞浆到胞核,再到核仁的移位,热休克蛋白70反义寡核苷酸很大程度上能阻断热休克预处理对心肌细胞核仁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过氧化氢可导致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核仁结构损伤,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及其向核仁的移位对上述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环境与遗传因素的交织作用共同促成RA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以往对RA遗传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LA、尤其是HLA-Ⅱ类分子。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近发现许多候选基因与RA易感性有关,且独立于HLA-Ⅱ类分子而起作用。我们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在国内首次检测了湖南汉族RA患者和对照人群中类Ⅰ-_kB(I_kBL)基因-62位点的多态性,并以RA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探讨基因型和临床表现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用cDNA芯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了检测缺血预适应后大鼠心肌基因表达谱的改变,采用cDNA芯片方法对缺血预适应后大鼠心肌基因谱的改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缺血预适应大鼠心肌中差异表达基因共75项,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8项,表达下调基因27项。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一步验证了cDNA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并初步分析了基因表达谱改变在缺血预适应诱导的心肌内源性保护作用中有一定意义。以上研究有助于从基因水平阐明缺血预适应诱导的心肌保护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性心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保护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热休克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以诱导热休克蛋白的表达,观察热休克蛋白对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热休克预处理导致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及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同时显著抑制过氧化氢所致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抑制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及随后的心肌细胞凋亡。以上结果提示,热休克蛋白通过抑制线粒体信号通路与死亡受体通路的活化保护过氧化氢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为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8.
热休克蛋白70对氧化应激所致核仁素裂解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70对氧化应激(0.5mmol/L过氧化氢)所致核仁素裂解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氧化应激诱导核仁素的裂解;通过热休克反应和构建热休克蛋白70转基因细胞观察热休克反应与热休克蛋白70对核仁素裂解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热休克蛋白70与核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0.5mmol/L过氧化氢可导致多种细胞的核仁素发生裂解(有80kDa裂解片断出现),而且最早出现裂解片段的时间都在过氧化氢处理30min到lh左右;热休克预处理及转热休克蛋白70后均引起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显著抑制抑制氧化应激所致核仁素裂解片段的出现,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氧化应激时热休克蛋白70与核仁素直接结合,形成复合物。以上结果提示,热休克反应与热休克蛋白70可以显著抑制氧化应激所致核仁素的裂解,其机理与氧化应激时热休克蛋白70与核仁素直接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挑选ICU的患者共80名,患者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阴性对照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进入ICU后24 h内采集血清样本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另挑选1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L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以APACHEⅡ评分、血清LBP、CRP和PCT浓度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预测做ROC曲线,评价LBP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结果:与SIRS组相比,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LBP、CRP、PCT浓度均升高(P0.05);与脓毒症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LBP浓度升高(P0.05),而血清CRP和PCT浓度在脓毒症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血清浓度高于26.84 mg/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95.9%;LBP血清浓度高于54.16 mg/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80.0%。结论:与传统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CRP、PCT相比,LBP在脓毒症的诊断和预测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阐明核仁素在小鼠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作用。方法:前期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心肌特异性过表达核仁素转基因小鼠制备了Ⅱ型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实验分为野生型对照组、转基因对照组、野生型糖尿病组及转基因糖尿病组。采用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WGA)荧光染色检测小鼠心肌肥大情况;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小鼠纤维化情况;采用Power Lab system检测小鼠心肌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糖尿病组小鼠的血糖值变化不明显,心肌细胞肥大显著减轻,胶原纤维生成显著减少,血流动力学指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峰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仁素可能通过减轻糖尿病性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的发生,从而改善糖尿病性心肌病小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