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将肝肿瘤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实践方案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John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转化模式为理论框架,将最佳证据结合研究者所在临床环境,制定肝肿瘤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审查标准,在手术室开展质量审查;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护理人员对于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及执行情况。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肝肿瘤患者在麻醉30 min、麻醉60 min、麻醉90 min以及麻醉120 min的体温均较前有所好转(P<0.05),血红蛋白质值较证据应用前升高(P<0.05),护士对于最佳证据的知晓率和执行率明显高于证据应用前。结论 通过制定和应用最佳实践方案,可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遴选并总结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决策系统、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指南网、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与研究质量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世界肿瘤学网站、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站、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协会、Cochrane Library、Embase、CHINAL、Web of Science、OVID、PubMed、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等相关网站,检索关于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0月3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类实验研究和3篇专家共识,围绕皮肤评估、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皮肤护理、皮肤不良反应处理、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形成19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景,充分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做好皮肤方面的健康教育、检查和护理,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为改善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2020年2月8-11日武汉市及外来援助护理人员中205名一线护理人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线护理人员的PTSD水平是(40.85±15.81)分;其中,工作时长、外来援助和学历水平是PTS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护理人员的PTSD发生率远高于常人,应对护理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早期的干预措施,以期减少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护理人员生理期的工作体验和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利用微信视频对13名重症隔离病房工作护士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生理期的困扰(周期异常、躯体不适症状严重、心理症状明显),应对经验(调整身心状态、物品准备、人为干预生理期),生理期需求及护理管理建议。结论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工作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生理期相关困扰,护理管理者需重视,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引导护士科学应对,以减轻生理期困扰、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用的工具。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借鉴“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框架,初步构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1,总体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54和0.19。最终确定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靠性,为提高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及结果质量的把控,以不断促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6.
设计和改良一种新型的加药针头,为1组双套叠式的大小2个针头,通过尾部螺纹环固定,通过针栓尾部开立网格孔,起到滤过作用。应用时大针头刺入溶液瓶,旋转螺纹角度卸下,再使用带有溶液的针筒小针头刺入溶剂瓶,抽吸混悬液,而小针头上的网孔能有效阻隔橡胶屑等微粒,最后回套针头,回旋螺纹环,固定2个针头,而后整个拔出,完成药液配置。该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克服了传统配药针头多次穿刺橡胶瓶塞易产生胶屑的不足,加药过程中,不会产生胶屑或者致使玻璃碎屑被带入输液袋中,保证了配药及用药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检索并获取ICU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腹泻的相关证据,为ICU相关科室提供参考,以降低ICU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提出问题,并使用计算机检索引擎检索关于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相关研究,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型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33条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证据,包括腹泻的识别、评估、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营养配方的选择、鼻饲/管饲给药、营养制剂的保存等方面.结论 建议临床科室在对证据进行应用时,需要评估所在医疗机构的临床环境/条件、医务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及偏好等针对性的选择证据.同时,由于最佳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应用者还持续对证据进行更新,最终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解决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近10年国内外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领域研究现况,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1-2020年收录的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对其国家、机构、期刊、关键词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10年国内外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真实体验,为促进ICU护理团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ICU护理工作特点决定了互惠行为的普遍性和积极性;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具有多元性;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受情境影响且具有适时性;护理管理者支持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结论 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对ICU护士具有积极效应。护理管理者可以利用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特点,加强团队合作,营造更为和谐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WHO官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官网、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感染病学会网、Cochrane Library、CINAHL(EBSCO)、 Embase(OVID)、PubMed、Web of Scien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关于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的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对文献进行证据汇总。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4篇,从采集前评估、采集前干预、采集方式、痰标本评估与转运、职业防护、健康教育6个方面汇总24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临床护理人员需充分评估临床实际情境及患者意愿,对证据进行选择性应用,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采集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