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严贺  李巧玲  童辉  刘慎微  徐钢 《护理研究》2013,27(4):354-356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重要的血管通路,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将体表较浅的静脉在皮下直接与自体动脉吻合形成血管通路。由于其具有维持时间长及感染、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少的优点,而在临床上应用的最为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检索并总结住院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中口渴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库、循证资源数据库、原始研究数据库等。通过文献筛选和文献质量评价,结合证据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提取出住院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证据。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9篇随机对照研究和3篇证据总结,并从6个方面总结了12条最佳证据。结论 在对住院口渴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境及患者需求,有指向性地选择证据,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0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透析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分别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4.509,P<0.001;t=2.348,P=0.021);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109例长期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使用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情况,记录导管使用时间及拔管原因.结果 本组患者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9.8±10.7)个月,导管退出57例次,约占52.3%,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为(9.8±7.5)个月.109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2例,感染率为20.2%,其中17例为细菌感染,5例为真菌感染;11例导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1%;导管位置不良4例,发生率为3.7%;3例导管cuff脱落,发生率为2.8%.结论 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及导管位置不良是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携带状况.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某县级市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获得性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与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3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其余28种基因未检出;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指标聚类分析可见,ant(3”)-Ⅰ、aph (3 ')-Ⅰ由tnpU、tnp513、int Ⅰ 1介导,其他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也相关联;样本聚类分析示,3、12~15号株;4、11、16、19号株;5、8、10号株为3个克隆传播.结论 在细菌耐药基因研究中,将检测结果分别作指标聚类分析和样本聚类分析,用于探讨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获得性耐药状况和菌株亲缘性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56.
童辉  丁玲新 《四川医学》2007,28(7):732-73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对36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其转复为窦性心率并心率降低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80.6%。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宽QRS波心动过速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急诊治疗宽QRS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检测未孕和晚孕状态下的健康育龄期女性血清胱抑素C(CysC)及内生肌酐清除值的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值的相关性及妊娠状态对血清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内生肌酐清除值作为评估受试对象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分析99例未孕女性(未孕组),103例单胎晚期妊娠女性(单胎晚孕组)以及89例双胎晚期妊娠女性(双胎晚孕组)的血清CysC及内生肌酐清除值水平。结果与未孕组相比,单胎晚孕组的血清CysC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值均明显升高。双胎晚孕组的血清CysC水平较单胎晚孕组升高(P0.05),而双胎晚孕组的内生肌酐清除值与未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胎晚孕组相比,双胎晚孕组的内生肌酐清除值水平较低(P0.01)。对于CysC/内生肌酐清除值的比值,单胎晚孕组与未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晚孕组均高于其余两组(P0.01)。无论是未孕组,还是单胎或双胎晚孕组女性,血清CysC水平的倒数与内生肌酐清除值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与个体内生肌酐清除值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作评价未孕及晚孕女性的肾脏功能。晚孕女性血清CysC水平升高可能属于生理性变化,所以临床上利用血清CysC来评价晚孕女性的肾脏功能时,应考虑妊娠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迈瑞 BC68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性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收集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中山市博爱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人员 374 例的抗凝全血标本,按 MCV 范围分为四组,A 组 106 例:70 fL ≤ MCV < 82 fL 且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25;B 组 51 例: 70 fL ≤ MCV < 82 fL 且 RDW–CV > 25;C 组 108 例:65 fL ≤ MCV < 70 fL;D 组 109 例:MCV < 65 fL。四组分别用 电阻抗法、荧光染色法及手工计数法三种方法检测PLT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电阻抗法、荧光染色法与手工计数法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C 组及 D 组电阻抗法与手工计数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四组的荧 光染色法与手工计数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当机体存在较多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的情况下, 即 MCV < 70 fL 或 70 fL ≤ MCV < 82 fL 且 RDW–CV > 25 时,电阻抗法计数 PLT 数量会引起 PLT 的假性增高,而用荧 光染色法计数 PLT 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改良无肝素抗凝方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无肝素CVVH治疗的患者,共治疗128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无肝素抗凝法治疗,比较2组有效治疗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净超滤量、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及治疗后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有效治疗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及净超滤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滤器和静脉壶凝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无一例诱发或加重出血。结论改良式无肝素抗凝法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CVVH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不但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还可延长有效治疗时间,减少生理盐水冲洗量,增加净超滤量,降低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