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建立一种HPLC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器官中红景天苷浓度,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红景天苷后器官分布情况及药代动力学模式.方法 HPLC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 id,5.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8 nm.大鼠经股静脉注射单剂量红景天苷,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和器官样品,检测其中红景天苷的浓度.采用DAS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选行统计矩拟合,得出系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HPLC方法检测红景天苷的检测限为1.2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2%,提取回收率大于76.4%.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红景天苷后,其药代动力学呈一房室模型特征.结论 采用HPLC方法可精密快速检测出血浆及器官匀浆中红景天苷的浓度,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红景天苷的半衰期(t1/2)约为4h,表现分布容积(Vd)为1.46 L/kg.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通过质量改进项目改善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66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奇偶数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质量改进组, 每组各83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术后低体温预防护理中, 分别行常规护理、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干预。在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分别予以体温测量, 统计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出手术室时即刻、回病房后2 h、回病房后6 h、回病房后12 h时, 质量改进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9.64%、8.43%、3.61%、1.20% vs. 24.10%、19.28%、13.25%、8.43%, 均P<0.05)。质量改进组患者的术后寒颤、感染、切口出血、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7.23% vs. 18.07%, P<0.05)。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改进项目的干预, 能有效降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以及降低低体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微视血流成像(MFI)结合自定义评分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超声科收治的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男92例,女55例,年龄(52.93±14.07)岁,年龄范围为42~76岁。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  相似文献   
35.
本篇旨在通过介绍终末期多囊肾病患者由血透成功转为腹透的经验及中外多篇文献研究的荟萃分析,使广大的医师及多囊肾患者综合看待多囊肾末期肾病与腹膜透析的关系,更加理性地选择终末期多囊肾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少的并发症,最终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6.
程琼 《中国现代医生》2014,(3):88-89,93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血透室行血透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护理;实验组在常规透析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主动护理干预。研究期6个月。结果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8.87%,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2.49%,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主动护理干预可降低血透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辅以心理疏导、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咯血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58岁。于2006年11月16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额颞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颞叶星形细胞瘤Ⅲ级”,免疫组化示:神经纤维细丝蛋白(GFAF)(+),人自细胞共同抗原(-),CD20(-)。术后一般情况恢复尚可,左下肢肌肉萎缩及失语逐渐恢复。后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给予卡莫司汀单药全身静脉化疗3个疗程(125mg,1次/d,第1—3天,1个月重复,末次用药时间为2007年3月22日),期间给予全脑照射30d,累计总剂量6000ocy,期间多次复查头颅MR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颈动脉超声造影(CE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后循环血管病变.方法 将155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93例,均行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同期设立健康对照组54名,用于确定TCD检查中的正常峰值流速.比较脑梗死组和TIA组斑块的稳定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狭窄情况.结果 ①脑梗死组椎动脉颅外段所检出的斑块中,易损斑块占61.4%(51/83),高于TIA组的38.4%(3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6.1%(41/62),高于TIA组的39.8%(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脑梗死组后循环病变发生率为77.4%(48/62),高于TIA组的60.2%(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脑梗死组后循环颅内段病变发生率为56.5%(35/62),高于TIA绀的34.4%(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脑梗死组后循环狭窄的发生率为27.4%(17/62),高于TIA组的11.8%(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是PCI,特别是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联合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能快速、较准确评估PCI 血管病变的分布.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的免疫原性及移植实验性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后颈淋巴系统的反应。方法用新生ICR小鼠嗅球培养出OE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II类(MHC-I、MHC-II)诱导型和组成型表达情况。将经荧光染料CFSE标记OECs悬液或PBS注入EAE发病大鼠,收集注射7d后颈部淋细胞,FCM检测CFSE+、抗原提呈细胞标志物CD83+及CFSE+CD83+的表达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PI)。结果 OECs组成型表达少量MHC-I分子但几乎不表达MHC-II分子,但能在IFN-γ作用下能显著上调这二类分子。移植实验显示移植OECs的EAE大鼠颈部淋巴结中CD83+、CFSE+及CD83+CFSE+检出率及OECs诱导的PI值均高于对照组或正常大鼠(P<0.05)。同时,PBS注射的EAE大鼠,较正常大鼠亦有较高的CD83+检出率及PI值(P<0.05)。结论 OECs组成型或诱导型表达的MHC分子提示OECs有一定免疫原性,移植后局部淋巴系统可出现针对OECs的抗原引流、提呈及T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分析提示这种免疫反应的启动依赖于EAE的炎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