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属内支架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4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金属内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中26例经PTCD置放金属内支架,15例外科直视手术下置放。置放的支架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例介入法放置术后2h出现胆道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3例置放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月死亡。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术前平均225.2μmol/L,术后3~10周内(平均6.5周)降至正常。随访时间最短为1.5月,最长为25个月.生存期为1.5~25月,中位生存期6.5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者12例。其中3例于术后6、7、14个月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结论胆道置放金属内支架具有手术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空回肠血管畸形出血部位的术中定位方法.方法 1995年12月至2005年11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6例空回肠血管畸形病人,经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证实具体出血动脉后,再进一步对出血分支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置入导引钢丝作为术中定位标记.结果 肠血管畸形位于空肠9例、回肠6例、空肠加结肠1例.手术时均顺利找到标记物并切除病变肠管,从而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经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明确畸形的肠血管后,置入标记物作为术中寻找病变部位的定位标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内支架治疗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金属内支架缓解不能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的症状。资料与方法 12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均有反复恶心呕吐症状,且不能手术治疗。在透视监视下,使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置入13个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结果 12例患者支架置入均成功,随访期间患者均能进食,呕吐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的胃出口部狭窄和术后吻合口狭窄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介入导入三氧化二砷(As2O3)微球对VX2兔肝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重2.3~2.8 kg,制作VX2兔肝肿瘤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向肿瘤供血动脉给药:a组动脉灌注组:As2O3 3 mg/kg 生理盐水10 ml;b组As2O3微球栓塞组:注入As2O3 PLGA微球3 mg/kg;c组空白微球栓塞组:注入PLGA微球3 mg/kg;d组为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兔肝肿瘤模型制作后14 d行肝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根据螺旋CT扫描获得肝内肿瘤影像,测量肿瘤大小,次日行介入治疗,术后第21天处死实验兔后,取出肝脏,测量瘤体大小;肿瘤组织4%甲醛固定,多点取材,HE染色,显微镜检.结果 实验兔介入操作均获成功,且均存活.肿瘤平扫呈低密度,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分界欠清.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强化明显,坏死组织无强化,呈不均匀高密度,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而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明显,术后CT随访d组和a组肿瘤明显增大,中央呈低密度;c组肿瘤有轻度强化,b组肿瘤体积小,呈低密度,边界清楚,强化不明显.各组肿瘤体积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标本体积测量显示As2O3微球栓塞组瘤体最小,a、b、c组与d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a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和d组肿瘤体积大,呈鱼肉样,质地脆,坏死区位于肿瘤中心区域,白色豆渣样,肿瘤血管丰富;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丰富,巢团状排列,纤维样组织少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b组肿瘤体积小,坏死明显,坏死区边缘纤维组织丰富,在纤维组织内可见残存瘤巢.在纤维组织外围见到肝细胞空泡变性,呈片状分布.结论 As2O3 PLGA微球对VX2兔肝肿瘤有良好的化疗栓塞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热消融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单纯TACE疗效不佳的143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202个病灶(长径0.8~6.8 cm,中位直径3.3 cm)进行159次热消融同步TACE治疗。治疗程序为:先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接着超声导引下行热消融术(36次射频消融,123次微波固化治疗),最后行再次造影并超选择栓塞治疗(草酸铂+表阿霉素+碘油)。结果     同步治疗耐受性好,仅见轻微肝功能受损和血液毒性。严重并发症仅见2例肝脓肿、1例胸腔积液及1例胆道狭窄伴梗阻性黄疸。术中同步DSA可提高肿瘤影像显示率,精确确认肿瘤大小、数目及实际浸润范围包括卫星灶和微小转移灶;并可减少出血、局部残留、动静脉瘘及瘤道种植等并发症。本组同步治疗一次完全消融率达90.1%。中位治疗时间间隔8.3月(2~25月),1、2、3年生存率各为96.5%、87.4%、74.8%。结论  研究提示热消融同步TACE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与单一治疗相比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该法扩大了肝癌热消融的适应证,提高一次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栓塞对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肝癌伴MPVTT且有明显APVS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门静脉支架植入,门静脉支架植入后使用合适栓塞剂对APVS所属的肝动脉分支进行栓塞。分别于门静脉支架植入前、植入后以及APVS栓塞后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植入和APVS栓塞均获得成功。支架植入前肝动脉和门静脉造影显示16例患者门静脉为双相血流,10例为离肝血流。16例门静脉双相血流患者14例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向肝血流明显恢复,2例门静脉双相血流和10例离肝血流患者APVS栓塞后门静脉主干向肝血流恢复。支架植入前、后以及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0.1±6.3)cm H2O、(43.5±7.5)cm H2O和(36.9±8.2)cm H2O,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压力较支架植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后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对肝癌伴MPVTT和明显APVS患者,植入门静脉支架能有效复通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APVS栓塞则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血液动力上使门静脉双相或离肝血流恢复为向肝血流。  相似文献   
57.
微导管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3.0F微导管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其操作技术和使用适应证。资料与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3.0F SP导管进行化疗栓塞治疗。使用SP导管的原因为:肿瘤肝外侧支供血(n=9);肿瘤供养血管细小需超选择(n=16);腹腔干和肝动脉解剖变异(n=6);肝动脉痉挛(n=1)。结果 32例患者共使用SP导管42次,操作成功39次,失败3次,成功率为92.9%。治疗后AFP下降>50%者27例(84.4%),肿瘤病灶缩小>50%者8例(25%),略有缩小者16例(50%),其余患者肿瘤无明显变化。2例成功进行肿瘤内科性亚肝段切除。全部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导管操作简单、方便,超选择成功率高,特别适用于肿瘤供血动脉严重狭窄、细小,走行迂曲和容易痉挛的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经动脉内给予利多卡因 碘油乳剂行栓塞化疗术中控制疼痛和预防动脉痉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探讨其最佳用量。方法  1 2 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行栓塞化疗术 (TACE) ,随机分成3组 :行利多卡因 碘油乳剂栓塞者为A组 (n =4 0 ) ;TACE术前行利多卡因团注者为B组 (n =4 0 ) ,单纯TACE为C组者 (无利多卡因组 ,n =4 0 )。术后疼痛程度用一主观指标评价 (即视觉模拟等级 VAS 0 - 1 0)和一客观指标评价 (术后肌注镇痛剂的使用数量 ) ,术中动脉痉挛发生率通过DSA来评价。结果  3组间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 ,B ,C组平均积分分别为 2 .78,3.87和 4 .4 6。术后疼痛积分提示A组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但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肌注镇痛剂控制难以忍受疼痛的药量上A组和B组患者均较C组有显著减少 (P <0 .0 5 ) ,A组和B组患者动脉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两者均较C组低 ,恶性肿瘤内碘油沉积在A组患者中最致密 ,尤其是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中碘油沉积更好。结论 经动脉灌注利多卡因 碘油乳剂行栓塞化疗术不但能减轻疼痛发生率 ,而且能阻止动脉痉挛的发生。它较术前给予哌替啶等强效镇痛剂和术中动脉灌注利多卡因更有效  相似文献   
59.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门静脉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19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穿肝或穿脾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记录手术成功率,狭窄开通率,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4.7%,狭窄开通率77.8%,2例发生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支架中位通畅期4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3.8%(7/16)、25%(4/16)、12.5%(2/16)。结论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置于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0.
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适应证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和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消化道出血,无绝对禁忌证。胃肠道动脉血管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作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门静脉造影可采用直接门静脉穿刺或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途径。利用DSA造影进行诊断。并根据不同出血原因采用栓塞、分流降压、药物收缩血管等方法作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