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鼠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构建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MyoD在肌肉修复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探讨其在肌肉损伤方面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含MyoD cDNA的质粒PEMMBC2 β5于大肠杆菌E.Coli DH5a内扩增;提取及纯化PEMMBC2 β5质粒;经DNA序列分析含MyoD cDNA;限制性酶切MyoD cDNA片段,连接酶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neo内,克隆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yoD。结果 提取及纯化的PEMMBC2 β5质粒含有大小正确的MyoD cDNA碱基片段,其碱基序列为编码目的基因的正确序列,凝胶电泳结果证明已将此片正确地克隆到pcDNA3/MyoD内。结论 成功的构建了Myo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yoD。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No.12a组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将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切除术14例,均行No.12a组淋巴结清扫,其各评价指标(除清扫淋巴结外)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D2根治术,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可行性,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需求。  相似文献   
73.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于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6例颌面部复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 ,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信息。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提出牙槽裂植骨术术后效果的临床分级标准。方法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5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植骨区X线组织影像的临床分级的标准。结果作者总结提出了较合理的牙槽裂植骨术术后效果的临床分级标准。结论此分级标准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深度镇静在儿童埋藏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深度镇静(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镇静)下行儿童埋藏牙拔除术的效果,探讨其利弊.方法:选择2005-03~2007-03需拔除埋藏牙的患儿187例(年龄6~12岁).术前由专业麻醉医生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氯胺酮1 mg/kg肌注.观察镇静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并给予患儿镇静评分.结果:187例患儿在深度镇静下均能很好的配合完成手术,且术中及术后未见任何并发症发生.起效时间为3~5 min,平均3.5 min;维持时间为45~50 min,平均46.5 min.镇静评分均在3分以上,其中4分者131例,5分者56例.结论:在深度镇静下行儿童埋藏牙拔除术,麻醉药物起效快,代谢时间短,副作用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COT)摘除术后开放愈合的长期预后。方法 于2003年9月-2011年4月通过手术治疗41例下颌骨大型KCOT(瘤腔最大径大于5 cm),采用口内切口摘除肿瘤,碘仿纱条填塞骨腔开放愈合,定期换药(每月2~3次)的治疗方式,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再生修复情况,同时定期复查,观察肿瘤治疗远期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发现下牙槽神经暴露于囊腔,部分与肿瘤囊壁粘连较紧密。摘除肿瘤术后开放愈合时间平均为8.9个月(3~15个月),无术后出血、感染、永久性下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病变骨腔逐渐缩小消失,骨再生良好;病变累及区域牙齿的牙髓可保持活性,牙齿也逐渐稳固;患者面型及咬合功能恢复满意。平均随访时间为81.5个月(36~127个月),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4.9%(2/41)。结论 口内摘除肿瘤开放愈合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较为可靠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可以为临床医师选择KCOT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手术并发症的药物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手术并发症的简便有效药物控制方案.方法: 选取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复杂阻生且类型相似病例90 例,分2 次拔除.首次手术局麻药物中加入地塞米松5 mg,术后口服抗生素3 d; 第2 次手术时分组,首次出现中度肿胀或疼痛等并发症者改为术前口服一次抗生素,首次轻度反应者不再使用地塞米松.比较2 次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程度与拔牙难度、手术时间和药物应用方案相关,术前应用抗生素可以更为有效的控制并发症,放弃使用地塞米松后,出现较多肿胀和张口受限情况.结论: 术前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控制复杂阻生牙术后并发症,药物应用方案应根据术前难度评估确定.  相似文献   
78.
牙或牙根移位进入其临近软组织间隙是牙拔除术中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特点及术者操作不当,可将牙或牙根推入相应的软组织间隙中,继而引起术后疼痛、肿胀、感染、张口受限及发热等并发症。本文对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进行具体阐述,为临床预防及处理该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小鼠骨骼肌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及分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骼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关系 ,为临床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 ,对小鼠肌母细胞C2C12进行活细胞观察 ,采用MTT法研究骨骼肌细胞生长特性。结果 :C2C12小鼠肌母细胞 ,在对照组中不断增殖 ,表现为数量增加 ,而细胞的形态不发生改变。实验组在分化培养2 4h后部分细胞出现死亡 ,活细胞率下降 ,尤以 48h为著 ,72h后活细胞数量开始上升 ,存活的鼠肌母细胞开始出现分化现象 ,肌母细胞离开初始的细胞周期 ,而进入细胞分化阶段 ,形态上表现为细胞开始融合 ,形成多核肌管。结论 :体外培养的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细胞的增殖为分化做准备 ,分化时需要细胞退出增殖周期 ,活细胞率有所下降 ,肌管形成后活细胞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0.
25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5例颈动脉体瘤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研究1983.1.~2003.1.收治的25例颈动脉体瘤的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效果。结果 25例中26次手术治疗,3例行肿瘤摘除术,9例将肿瘤从颈动脉窦区完整剥离;7例连同颈外动脉切除,对颈动脉分叉或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破口施行修补;7例术中同肿瘤一起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其中1例进行颈内外动脉吻合。1例术前施行了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球囊栓塞,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未发生严重颅脑并发症。结论 综合性检测有利于术前的确诊,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术前确诊意义重大;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应尽力争取保留颈内动脉;颈动脉压迫训练效果是肯定的和有效的,颈动脉造影对大脑侧枝循环建立的检查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