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肺外伤性血肿单发11例、多发2例,共计15个血肿,其中发生在右肺上叶4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3个、左肺上叶2个、左肺下叶4个。血肿均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早期边缘模糊、迟发边缘光整。13例患者于伤后1~3h内均进行首次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肺挫伤、肺撕裂伤、气胸、液气胸、肋骨、脊椎及锁骨、肩胛骨骨折及胸壁挫伤等11例,而发现血肿仅2例。伤后1周内复查新发现血肿4例,而7例血肿为1周后复查发现,最长1例为外伤6个月后发现。13例肺外伤性血肿病例中11例经影像学动态观察证实、2例经皮穿刺证实。结论:X线、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外伤性血肿最佳方法,CT检查优于X线,动态变化是肺外伤性血肿的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22.
王长远  秦俭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93-1495
目的评价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与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依替米星200mg1次/d静点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抗炎治疗,对照组54例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单独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3%,66.7%,两组住院的平均天数分别为12.51±8.63天和16.25±9.74天,均有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及药费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未出现肾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用于治疗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安全有效的,同单独应用三代头孢菌素相比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本院发热门诊2005年6月1日-30日的门诊处方1 139张,统计抗感染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数、使用方法等,用预先制定的"抗感染药物使用调查表"详细填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发热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98.6%,用药以喹诺酮、头孢菌素类为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即表达黏附分子CD11b、CD18、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舣检测30例普通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1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黏附分子CD11b、CD18、MPO的变化,并与2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普通组和重症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普通组MPO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重症肺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MPO明显低于普通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普通组常规治疗10d后CD11b、CD18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0d后普通组MPO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殆疗后各组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仍未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处于活化状态,表达黏附分子CD11b、CD18增多;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增强,表现为MPO表达增多;重症肺部感染可抑制MPO表达,从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对患者预后不利。  相似文献   
25.
床旁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栓治疗通过获得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挽救缺血心肌,减少梗死面积,减轻远期重构与左心室扩大,维持心功能,提高生存率,被证实为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全面评价AMI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及溶栓治疗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凝血功能异常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人住急诊ICU的老年患者分为脓毒症组(A组)146例和感染组(B组)48例,脓毒症组又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lT)、纤维蛋白原(FBG)6项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 A组中APTT、PT较B组延长(P<0.01).PTA较B组降低(P<0.01).A组中的PLT、FBG均高于B组(P<0.01).A组中的死亡组APTT、PT和TT较生存组明显延长(P<0.01或P<0.05),PTA降低(P<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凝血功能的异常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28岁.常规体检超声发现: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皮质回声正常,髓质呈棉花团样强回声,呈放射状排列,最大强回声范围1.8 cm×1.2 cm,无明显声影,右肾实质见一均质无回声区1.1cm×1.0 cm,壁薄,双肾集合系统居中,输尿管上段未见扩张(图1、2),提示:1.双肾髓质棉花团样强回声(考虑双肾海绵肾);2.右肾囊肿.  相似文献   
28.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流行病学显示,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其死亡率达患病人数的25%以上。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实施早期干预,是降低脓毒症发病及其病死率的关键。乳酸(Lactate)是体内葡萄糖代谢的产物之一,在正常状态下其产量不多,但在老年脓毒症患者存在低氧等状态时则明显增多,甚至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单用柳氮磺吡啶(SSZ)对照组与并用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每个疗程20 d,2个疗程后观察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骶髂关节的影像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治疗前后骶髂关节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放射影像学对指导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观察周期应延长。  相似文献   
30.
王长远  秦俭  王晶  孙长怡 《医学与社会》2010,23(6):28-29,66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仿真电脑模拟人(HPS)和急救模拟人(ECS)在我院青年急诊医师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生产的HPS和ECS对20名急诊青年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和多发伤的处理模拟培训,并进行电脑评分.对参加培训的医生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学员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多发伤的平均分数分别为69.4±21.3、75.6±19.5和76.4±22.6,培训后分数分别为87.3±20.2、88-2±22.3和89.5±21.7,学员经培训后急救能力明显提高(P<0.01).100%急诊青年医师认为HPS和ECS在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抢救教学中有非常大的作用.结论:HPS和ECS在急诊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培训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它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可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