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5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随访1~3 a,面瘫恢复30例,部分恢复8例,无肿瘤复发.结论 娴熟的显微镜下手术技巧及熟熟练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能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 2018年5-6月由孝感市中心医院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孝感市城乡各1个社区居民 进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筛选卒中高危人群纳入研究。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卒中高危人群分为非斑块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并根据年龄(60岁)、BM(I 24 kg/m2)、是 否有高血压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的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 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卒中高危人群629例,男性338例(53.74%),平均54.85±8.97岁,糖化血红蛋白平 均浓度为4.70%±1.02%。其中斑块组患者215例(34.18%),非斑块组患者414例(65.82%)。与非斑 块组患者相比,斑块组患者男性、卒中、TIA、高血压、超重患者比例更高,年龄更大,BMI、血压、空 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水平更高(均P<0.01)。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是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每升高1%,OR 1.16,95%CI 1.01~1.31,P =0.018)。分层分析显 示,年龄≥60岁(OR 1.48,95%CI 1.09~2.01,P =0.016)、BMI≥24 kg/m2(OR 1.97,95%CI 1.07~3.64, P =0.030)、高血压人群(OR 1.31,95%CI 1.06~1.62,P =0.013)中糖化血红蛋白均是颈动脉斑块发生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年龄≥6 0岁、 BMI≥24 kg/m2和高血压人群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与CT相结合,通过CT扫描图像上直接定位对丘脑中央中核损毁的方法,对顽固性癌痛进行治疗,并探讨顽固性癌痛的发生机制.方法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立体定位,应用射频电凝对其靶点进行损毁.结果35例晚期不同癌痛病人,术后效果获得控制33例,缓解2例.结论CT扫描直接定位行靶点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图像较清晰,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破裂组(150例)和未破裂组(34例)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发症状多为头痛(82.0%)、头晕(81.3%),多见于40~60岁,男∶女为1∶1.2。以ACA最常见,AComA其次,ICA最低。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10)、吸烟(P=0.032)、嗜酒(P=0.038)、糖尿病(P=0.022)、瘤直径的大小(P=0.040)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好发于40~60岁,首发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可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相反,糖尿病能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5.
106.
无创颅内压监护在迟发创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护存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实有17例为DTIH,其中15例需手术治疗,发现时间为伤后6~74h,平均19.6h。监测结果显示迟发血肿侧ICP较对侧明显增高[(380±62)mmHg:(254±56)mmHg,P〈0.01],而且明显高于69例伤后24h无DTIH患者的平均ICP[(380±62mmHg:(242±65)mmHg,P〈0.01]。16例监测到ICP增高与CT检查结果吻合(94.1%)。结论NICP监护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TBI监护技术.对早期诊断DTIH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7.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冬不按硚,春不鼽衄……"之说,对此诸家解说不一,众论纷云,历来是个疑点(本文<素问>原文均引自<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唐·王冰注:"按谓按摩,硚谓如硚捷者之举动手足,是所谓导引也,然扰动筋骨则阳气不藏,春阳气上升,重热熏肺,肺通于鼻,病则形之,故冬不按硚,春不鼽衄."(<黄帝内经素问>,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对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6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二期行颅骨成形术的56例患者,根据施行颅骨成形术与去骨瓣减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26例和晚期组(3个月)3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颅骨成形术前2 d和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脑血流量变化。结果早期组患者术后手术侧MCA、ICA血流量及对侧MCA血流量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侧ICA血流量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患者术后手术侧MCA血流量及对侧MCA血流量较术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侧ICA血流量、对侧ICA血流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施行颅骨成形术,恢复颅腔正常结构,缩短因颅骨缺损后大气压作用于颅腔内导致脑脊液循环紊乱、脑灌注异常的时间,可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颅内血流灌注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9.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冬不按硚,春不鼽衄……"之说,对此诸家解说不一,众论纷云,历来是个疑点(本文<素问>原文均引自<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唐·王冰注:"按谓按摩,硚谓如硚捷者之举动手足,是所谓导引也,然扰动筋骨则阳气不藏,春阳气上升,重热熏肺,肺通于鼻,病则形之,故冬不按硚,春不鼽衄."(<黄帝内经素问>,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相似文献   
110.
大隐静脉一期原位动脉化治疗严重下肢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肢体严重缺血、坏死的经验。1995年1月-1997年1月,采用大隐静脉一期原位静脉动脉化加大隐静脉瓣膜破坏方法治疗15例(28条肢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致肢体的缺血。经4个月-26个月随访,14例闰状缓解明显,1例8年前曾在外院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者效果较差。此术式一期完成,操作简便,肢体无端血循环改善迅速,症状缓解满意,不影响静静脉回流。认为,有足趾坏疽者,应在血循环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