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以不同顺序同步或序贯给药对于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同步、不同序贯疗法(多西他赛序贯吉非替尼或吉非替尼序贯多西他赛)对于A431、A549、SPC-A1及NCI-H292细胞株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的给药顺序下A549及A43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两药联合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不同细胞株中表现出的作用不同:多西他赛序贯吉非替尼组对比单药组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4种细胞株中均有增强;同步组及吉非替尼序贯多西他赛组对比单药组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A549、SPC-A1、NCI-H292细胞株中均有减弱,表现出拮抗作用.而在A431细胞株中有所增强,表现为协同作用;设置一定的给药间期可削弱这种拮抗或协同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两药联合时细胞凋亡情况在A549细胞与A431细胞中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的相互作用随细胞株不同而有差异,且与序贯给药的顺序有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急性肺损伤可由多种诱因引起,是急性呼吸衰竭最主要部分,死亡率高.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p38MAPK抑制剂是一类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通过特异性阻断p38减少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组织损伤,有望成为急性肺损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2,KGF-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气道内滴注LPS(5 mg/kg)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以相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气道内滴注作为对照.LPS滴注完毕1 h后,经尾静脉注射KGF-2(5、10及20 mg/kg);LPS气道内滴注24 h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水平,并行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LPS致伤组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其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LPS致伤组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实变、间质水肿等损伤表现显著.不同剂量KGF-2静脉注射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但剂量为10 mg/kg时保护作用最明显.LPS致伤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MIP-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KGF-2给药组MIP-2、IL-6水平均较LPS致伤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GF-2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KGF-2在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可能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本实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研究中心进行.改良贴壁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 (SD)大鼠BMSCs.24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8):对照组,损伤组和移植组.损伤组和移植组气道内滴注盐酸(1.2 ml/kg,pH=1.5),对照组则滴入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用动脉血气、肺组织湿干比和病理改变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移植组于颈外静脉注射5×106个BMSCs,其他2组注入0.5 ml的PBS.移植6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 (IL-10)质量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体外实验中,BMSCs与损伤肺细胞或正常肺细胞于Transwell体系共培养36 h,观察损伤肺影响BMSCs迁移情况;另取BMSCs与损伤肺细胞昆合培养或于Transwell中培养,正常肺细胞或损伤肺细胞单独培养作对照,6h后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0质量浓度.用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BMSCs移植改善了肺损伤大鼠的低氧血症(P<0.01)和肺组织损伤,降低了肺组织湿干比(P<0.01),降低了血清和BALF的TNF-α水平(P<0.05;P<0.01),升高了血清和BALF的IL-10质量浓度(P<0.01),对IL-6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体外实验中,BMSCs向损伤肺迁移明显多于向正常肺迁移(P<0.01),BMSCs与肺细胞接触或不接触的共培养均降低了上清液TNF-α质量浓度(P<0.01),升高了IL-10质量浓度(P<0.01),对IL-6质量浓度无影响(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以减轻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可能机制为干细胞通过旁分泌途径下调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连花定喘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连花高剂量组、连花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雾化激发复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给药组于每次激发前30 min给药,共计7次。采用特殊气道阻力值评估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HE染色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分类计数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性改变,ELISA法和磁性Luminex分析法检测BALF和血清中IL-4、IL-13、INF-γ的表达。结果  地塞米松组和连花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气道阻力(P<0.05)。地塞米松组和连花高、低剂量组BALF中的各类炎性细胞数量和IL 1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IL-13的表达在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P<0.05),但在连花高、低剂量组中没有变化。各组小鼠BALF和血清中IL-4和INF-γ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连花定喘片可缓解哮喘症状,可能与其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13的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76.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的气道炎症,支气管—肺组织结构的毁损及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导致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严重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为了解COPD呼吸衰竭患者夜间睡眠过程中是否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对健康和急性肺损伤(ALI)犬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和ALI犬,分别用IPPV和APRV模式通气,观察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血气和呼吸生理的变化。结果对健康犬,采用相似的峰压进行通气,APRV的平均气道压高于IPPV,除平均肺动脉压外,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两者差别不显著。对ALI犬,采用相似的平均气道压通气,IPPV的峰压显著高于APRV,而血流动力学、血气变化相似,APRV时PaO2/FiO2比值显著优于IPPV时。结论APRV与IPPV相比,能以较小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IPPV,更适用于ALI者  相似文献   
78.
HLA-Ⅱ类基因与人类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DNA分型技术 ,已经明确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HLA Ⅱ类基因相关联。可通过计算相对危险因子 (RR)来判断HLA等位基因的频率。HLA Ⅱ类基因多态性可以改变HLA分子、抗原、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 ,并因此控制对外来抗原 (有时自身抗原 )的免疫应答。HLA Ⅱ类基因的编码的某一氨基酸序列控制着对疾病的易感性和临床性状。构成HLA基因群的各个基因是高度连锁的 ,因而与某一特定疾病关联的易感基因有可能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些连锁基因的组合。  相似文献   
79.
自体TIL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合并重组白细胞介素-2(TIL/rIL-2)过继免疫疗法对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3年10月~1998年12月的46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水TIL体外扩增并自体回输,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44例患者中,20例完全缓解(45.5%),11例部分缓解(25.0%),13例无效(29.5%),总有效率70.5%.完全缓解的病例随访中均未见治疗侧胸腔积液复发.结论自体TIL/rIL-2过继免疫治疗癌性胸水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说到真菌病,大家可能会想到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如灰指甲、脚癣等。其实,临床上将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深部真菌感染影响巨大,有时是致命性感染,而肺部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