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光气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染毒组[光气染毒组(B1组)、生理盐水染毒组(B2组)、地塞米松治疗组(B3组)、乌司他丁治疗组(B4组)]和非染毒组[空气对照组(A1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2组)、地塞米松对照组(A3组)、乌司他丁对照组(A4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在注射相应的药物(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1 h后,非染毒组吸入新鲜空气5 min,染毒组吸人纯度为100%的 8.33 mg/L光气5 min.6 h后取各组大鼠的肺组织行HE染色,计算肺湿/干重量比值(W/D),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MP-9活力以及明胶酶谱法检测BALF中MMP-9酶原含量.结果 与A1、A2、A3、A4组比较,B1和B2组大鼠肺W/D、BALF中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1和B2组比较,B3和B4组大鼠肺W/D、BALF中蛋白含量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和B2组大鼠肺泡壁明显充血、增厚,肺泡壁和肺间质内可见较多白细胞浸润以及肺泡结构的破坏.B3和B4组大鼠肺泡结构较为清晰,肺泡壁稍增厚,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非染毒组大鼠肺、支气管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均呈弱阳性,B1组和B2组MMP-9蛋白表达呈强阳性,B3组和B4组肺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恢复至正常肺组织的弱阳性表达水平.与A1、A2、A3、A4组比较,B1和B2组大鼠血清中MMP-9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1和B2组比较,B3和B4组血清中MMP-9活力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B2组BALF中MMP-9酶原含量明显高于B3、B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抑制MMP-9蛋白表达的上调,对于光气所致的AL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对光气引起急性肺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64只,以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大组共8个小组,即染毒组(乌司他丁干预组、光气染毒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未染毒组(空气对照组、生理盐水空气对照组、乌司他丁空气对照组),每组各8只.空气对照组、生理盐水空气对照组、乌司他丁空气对照组吸入空气,光气染毒组、乌司他丁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吸入同等浓度和相同时间的光气,并分别同等容积、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药物从尾静脉注射到大鼠体内并测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测定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大鼠6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损伤组右下肺湿质量、干质量及湿/干质量比较空气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空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右下肺湿质昔、干质量及湿/干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肺组织大体观察可见表面光滑呈淡红色无充血水肿及梗死灶;光气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可见肺微血管出血和微血栓形成,肺间质和肺泡内有水肿液和炎症细胞的浸润,部分可见灶状肺不张,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病理学改变可见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微血栓形成及炎症细胞浸润,但比光气染毒组要稍轻;乌司他丁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气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空气对照组(P<0.01),但低于光气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高表达来促进急性肺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内毒素型肺损伤与一氧化氮的关系及山莨菪碱对其影响.方法3O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ET组、ET+山莨菪碱组,静脉注射内毒素(200μg/kg)造成急性肺损伤.结果4h后血浆和肺组织匀浆中NO2/NO3-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肺系数、肺含水量、肺干湿相对密度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注射内毒素后5min、2h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kg)可明显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肺损伤,抑制内毒素引起的NO2/NO3含量和MDA含量及肺系数、肺含水量、肺干湿相对密度的升高;血浆、肺组织中NO2/NO3含量与MDA合量呈正相关.结论NO介导了内毒素型肺损伤,大量释放的NO参与肺损伤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山莨菪碱保护肺损伤作用可能与降低ND释放、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SD大鼠清道夫受体(SR)-B1表达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AF组、AS组、AF合并AS组(AF-AS组),每组20只。AS组给予AS食物进行造模,AF组采用乙酞胆碱-氯化钙(Ach-Ca Cl2)药物经尾静脉注射制备AF模型。AF-AS组先制备AF模型,后制备AS模型。造模成功后,测定各组血清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左心耳SR-B1水平。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C组,AF组,AS组,AF-AS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从低至高依次为C组,AF组,AS组,AF-AS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从低至高依次为AF-AS组,AF组,AS组和C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TNF-α水平从低至高依次为C组,AS组,AF组,AF-AS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耳SR-B1表达水平从低至高依次为C组,AF组,AS组和AF-AS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 SD大鼠SR-B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F存在可增加A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分析ICU人工气道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423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80例,医院感染率为18.91%;共分离出病原菌1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40株占25.00%,真菌8株占5.0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和(或)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反应,进行多发性骨髓瘤肾病(MMN)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结合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监测,寻求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方法。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B组)20例与连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后进行联合化疗组(A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A组在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肾功能恢复率、血肌酐(SCr)、轻链蛋白、血钙和血尿酸均显著地优于B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清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和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有优势,2个疗程可明显观察到临床症状缓解,临床活动指标可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醒脑静(XNJ)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每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和72 h处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的ZO-1蛋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XNJ组和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的E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皮层中的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同样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皮层中ZO-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后的48 h和72 h,醒脑静注射液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上调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血脑屏障质膜微囊(Caveolae)中的标志性蛋白Caveolin-1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6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odel组)和醒脑静组(XNJ组).每组又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24、48和72 h三个时间点观察.用于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的Caveolin-1蛋白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4h,Model组和XNJ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但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h,Model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XNJ组和Sham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Model组和XNJ组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氏蓝(EB)含量均高于Sham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Sham组和XNJ组的EB含量显著低于Model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48和72 h,Model组和XNJ组脑皮层中的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XNJ组在缺血-再灌注后三个时间点,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醒脑静注射液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调节血脑屏障质膜微囊(Caveolae)中的标志性蛋白Caveolin-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