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医药卫生   315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HOD的MRI表现及引起该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自原发病变出现到MRI检查时间为3~30个月。结果:MRI图像均表现为下橄榄核(ION)部位T2WI高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有3例双侧ION部位出现高信号,5例ION体积有不同程度增大。8例病人中原发病变为中脑梗塞3例,桥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2例、梗死1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Guillain-Mollaret三角区病变所致ION变化,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2.
红皮病是严重的全身炎症性皮肤病,常并发MO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差。我科收治3例普通治疗无效的并发MODS红皮病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痊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 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葡萄籽多酚(GSP)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组织因子(TF)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以制备糖基化终产物(AGE-BSA),将培养的HUVEC与不同浓度的GSP(5、15、25μg/ml)预孵育4 h,再加入200μg/ml AGE-BSA共同培养,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F蛋白表达,用逆转录PCR检测TF mRNA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产生。结果HUVEC未受刺激时,细胞内活性氧簇(ROS)(0.83±0.23)产生较低,TF蛋白[(4.42±0.69)%]及mRNA(0.0020±0.0008)表达亦较低,而AGE-BSA刺激明显增强了细胞内ROS(3.12±0.31)产生和TF蛋白(42.28±5.80)%及其mRNA(0.2964±0.0403)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GSP预孵育则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抑制了AGE-BSA诱导的细胞内ROS[分别为(2.36±0.34)、(1.88±0.43)、(1.23±0.20)]产生,并下调了TF蛋白[分别为(28.45±2.19)%、(17.49±3.84)%、(8.54±1.57)%)]及其mRNA[分别为(0.0994±0.0231)、(0.0382±0.0073)、(0.0065±0.0010)]表达,P<0.01。结论GSP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而影响AGEs诱导的内皮细胞TF生成,改善血管促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95.
炎炎夏日,吃些冰淇淋当然是很惬意的事,甜蜜在口,凉爽在心。直到今天,冰淇淋依旧给人以浪漫的感觉。殊不知,早在八九十年前的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的普通百姓就已开始享受这种时尚滋味了。  相似文献   
96.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英语: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97.
98.
由春玲 《临床医学》2020,40(3):80-81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中给予缩宫素20 IU及垂体后叶素6 U,对照组术中用垂体后叶素6 U。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939);用药15 min后,治疗组收缩压水平为(151. 77±5. 58) mm Hg(1 mm Hg=0. 133 k Pa),对照组为(143. 03±5. 31)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用药30 min时,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出现排尿困难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被誉为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正确卧位及适当吸氧、胎心监护、预防感染、观察宫缩、教会产妇自测胎动6项的护理措施。结果孕28周~36周的5例均安胎≥33周后分娩,剖宫产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3例孕37周以上的63例阴道顺产39例,阴道助产4例,剖宫产24例。母婴均无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卫生知识宣教,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母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