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本世纪60年代 Duplessis 提出胆汁返流可能在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后,胆汁返流与胃部病变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的研究颇多,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综述如下。发病及诊断BRG 是胃切除后经常发生的综合征,发病率为5~35%。但目前无手术史而发病的也很多。张安田等报告了4633例胃镜检查中22.7%见有胆汁返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熄风化湿方(XFHS)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及SCF-Kit系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XFHS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母婴分离+乙酸灌肠”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XFH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10.9、21.8、43.6 g/kg)的XFHS方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测定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测定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XFHS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XFHS方可改善IBS-D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降低SCF-Kit系统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陆敏  田耀洲  沈明勤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29-2730
目的:探讨胆胃胶囊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先将大鼠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再分为胆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使用药物达喜,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基因蛋白C-erbB-2、p21、Bcl-2、Ras的表达.结果:癌基因蛋白p21的表达在胆胃胶囊组中显著降低,C-erbB-2、Bcl-2、Ras无显著差异.结论:下调癌基因蛋白p21表达可能是胆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41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确认病灶深度并排除手术禁忌,术中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静脉麻醉,并按标记、注射、切开、剥离的顺序操作,术后病理送检,并予抑酸、止血、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胃镜。结果所有患者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病灶边缘及基底病理阴性,其中1例术中穿孔并转腹腔镜修补,所有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术后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灶平均长径约(1.17±0.66)cm,手术平均时间45 min。术后病理提示:黏膜内腺癌1例,平滑肌瘤16例,间质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异位胰腺2例,增生性息肉13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25.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5-HT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与5-羟色胺(5-HT)的相关性。方法IBS—C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活检,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5-HT抗体染色。结果IBS—C结肠黏膜中5-HT阳性表达率为23.3%,免疫组化5-HT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结论IBS—C的发病与5-HT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中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成功的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H.pylori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公认,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  相似文献   
27.
中医药对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香  田耀洲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49-851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环节,由于胃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实施病因的一级预防非常困难,所以胃癌前病变成为胃癌防治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有很大优势,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虽然中医药在胃癌癌前病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存在很多不足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8.
张红陶  田耀洲 《光明中医》2010,25(12):2166-2167
<正>田耀洲,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研习岐黄仁术30年,师从孟河名医单兆伟,对于脾胃病造诣颇深,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屡获良效,笔者师从田师学习,有所体会,因才疏学浅,仅能总结一二。  相似文献   
29.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中医病名属于"泄泻"范畴。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此病存在疗效不佳,易复发,副作用大等问题,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外治法对此病有独特优势。笔者搜集整理最新文献,欲从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灌肠、穴位注射、其他外治、联合外治等方面阐述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0.
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良附丸饮片汤剂、安慰剂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安慰剂组50例.治疗7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愈显率为50%;对照组有效率为90.20%,愈显率为52.94%.两者与安慰剂组进行优效性比较,均优于安慰剂;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非劣性比较,两者疗效相当;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命体征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尽管有所变化,但均在正常值范围. 结论 良附丸免煎配方颗粒对胃脘痛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