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44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正>传统的腰麻是通过解剖标志进行定位[1]。脊柱畸形、肥胖以及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使得解剖标志缺失、模糊、甚至变形而增加穿刺难度[2]。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探索在椎管内麻醉前,应用超声确定穿刺间隙和深度,然后采用传统技术盲法穿刺[3,4]。这种非实时超声定位辅助穿刺技术虽然比纯体表标志定位盲法有一定改进,但在穿刺时未在超声下观察针道方向和位置,存在较多局限性。由于方法 学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5μg/kg芬太尼对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有创BP、PCWP等,采用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实验组除SBP在劈胸骨后30、45分钟轻度下降外,在整个观察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于切皮后和劈胸骨后5分钟B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及左心作功指数(LCW  相似文献   
94.
围术期手术、麻醉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 ,而IL 2、IL 6是重要的免疫分子 ,其在手术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麻醉、手术诸因素对其影响亦日益受到重视。为此 ,我们观察了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诱导时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清IL 2、IL 6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两种吸入麻醉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表 1 IL 2水平的变化 (μg·L-1,x±s)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手术后 5min异氟烷组 3 77± 1 5 3 2 19±1 41 1 97±1 18 七氟烷组 3 5 2± 1 412 67± 1 3 81 82±0 69   与麻醉前相比 , P <0 0 5  P <0 0 1表 2…  相似文献   
95.
96.
小胶质细胞激活后充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和作用部位,参与疼痛敏感化的病理发生过程。研究证实,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反应较早的胶质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能导致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反过来维持较持久的疼痛状态。本文就脊髓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和临床联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动态观察创伤当日,伤后第3、10、20天及出院的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与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则关系数r=0.9095,P<0.01;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与严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0.9770,P<0.01结论重度创伤后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严重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在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5 min后开放5 min,如此重复3次完成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1、4、24和48 h处死大鼠,取其左心室肌组织,检测其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各亚基表达变化.结果: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的表达量增加,在4~24 h内增加最明显.结论: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可上调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的表达,这种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的信度和效度,为测评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谵妄状态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根据ISPOR指南,对国际通用的ICDSC进行编译,制定中文版ICDSC,对228例手术后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进行谵妄评估,对中文版ICDSC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ICDSC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4,评分员间信度为0.90;以DSM-Ⅳ诊断结果为金标准,ICDSC诊断域值≥4分时,敏感度为0.97,特异度为0.83,阳性预测值为0.52,阴性预测值为0.99,ICDSC与DSM-Ⅳ总一致性的Kappa值为0.59(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结论中文版ICDSC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麻醉恢复室谵妄筛查工具,但诊断阳性者仍需专科医生进一步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