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NA-CRAO)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577例(577眼)NA-CRA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24例,女153例,年龄21~80(58.04±12.68)岁,发病时间2~240(89.88±76.51)h。治疗前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记录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及视网膜主干-末梢充盈时间。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24 h后复查FFA,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77例NA-CRAO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A-Rct分别为(31.48±0.99)s、(20.99±0.5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主干-末梢充盈时间分别为(73.32±8.05)s、(20.74±3.2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0 d的BCVA(logMAR)为1.46±0.14,较治疗前2.19±0.32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577例NA-CRA...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方法 115例经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CRA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1例,女性5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7±15.2)岁.均为单眼发病,病程1~30 d.静脉溶栓治疗为3000 U/kg尿激酶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6~7 d;地塞米松2.5 mg球后注射,1次/2 d,连续治疗14d.后续治疗为1.2 mg/kg脑蛋白水解物、360 mg曲克芦丁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后续治疗对视力的影响以及静脉溶栓治疗对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的影响.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3行以上为显效;较治疗前提高2行为有效;无变化或变化在1行内或下降为无效.以FFA作为视网膜循环恢复的判定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情况.其中,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 Rct)≤15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在2 s内全部充盈为显效;A Rct较治疗前缩短但在15~20 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3~8 s为有效;A-Rct虽较治疗前缩短但仍≥21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9 s为无效.分析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后续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FFA复查的79例患者中,11例治疗前为完全阻塞,溶栓治疗后其中8只眼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消失,A-Rct 28~54 s,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18~55 s;3只眼造影3~4 min内仍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68例不完全阻塞者A Rct恢复正常35例,占51.5%;有效18例,占26.5%;无效15例,占22.0%;溶栓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4,P<0.05).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P<0.05).后续治疗后最终视力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5);其中,48只眼视力提高2行甚至2行以上,占41.7%.后续治疗后最终视力与治疗前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P<0.05).其中,视力改变为显效者58只眼,占 50.4%;有效者35只眼,占30.4%;无效者22只眼,占19.2%.不同年龄段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6,P>0.05).病程7d内者76例,显效者43例,有效者22例,有效率85.5%;病程8~15 d者25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76.0%;病程超过15d者14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5例,有效率64.3%.后续治疗7d者3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有效率70.0%;后续治疗8~14 d者34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有效率79.4%;后续治疗15~21 d者51例,显效27例,有效者18例,有效率88.2%.结论 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CRAO.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为探讨眼底病新的给药治疗方法,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用犬做了眼动脉解剖,并做了眼动脉逆行插管注药实验。结果 在犬的解剖中发现眼动脉发自上颌动脉,起点处与眶下动脉成夹角。眶下动脉逆行插管给药成功,注药人体后,动脉眼部及全身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眼动脉终末支逆行插管给药的方法及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黄斑部位于视网膜中央,仅有直径4.5mm大小的范围,其功能精细,对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和颜色等都十分重要;由于解剖的特点,如锥体细胞密集,中心尚有一无血管区,加之代谢高,故易罹患,常导致视功能受损。及时查明黄斑部的功能,对黄斑部疾病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均为致关重要。黄斑部功能检查目前有两种:一为心  相似文献   
96.
白内障术后瞳孔上移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常需行瞳孔成形手术恢复和提高视力。但此类患者眼前段常存在慢性炎症及角膜缘周围组织较广泛的粘连,给前路(角膜缘切口)手术带来一定困难。我们试从后路(睫  相似文献   
97.
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含量及影响因素王连福,江德华,陈西贵,舒高亭,王润生,曹成如,李庆海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为细胞溶酶体水解酶,尿中NAG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是各种肾实质早期损伤的敏感标...  相似文献   
98.
文献报道四肢骨折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接的发生率为5%~10%,其治疗目前仍为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坚强的内、外固定加植骨,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固定时间长、需要切取自体骨等明显的缺陷。自1970年代以来,有关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不断深入,先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电刺激、加压固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l0N)患者视盘及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变化特征.方法 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NA10N患者96例108只眼的视盘进行环形和十字交叉纵横扫描,分析患者视盘及盘周RNFL厚度变化.其中,水肿期96例96只眼,水肿消退期37例41只眼.同时选取单眼发病患者的84只对侧健康眼作为对照.随访时间2周~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 结果视盘水肿期患者十字交叉纵横扫描显示,盘周RNFL较对侧健康眼增厚,59只眼非缺血区RNFL增厚更显著,即盘周RNFL厚度非缺血区大于缺血区,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61%,26只眼缺血区RNFL厚度大于非缺血区,非缺血区RNFL厚度在正常范围,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27%;11例11只眼盘周缺血区与非缺血区RNFL厚度无差异,隆起厚度均大于对侧健康眼厚度,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12%.十字交叉纵横扫描显示,除视杯狭窄较浅或无杯的形态外,其他与环形扫描一样均显示以视盘缺血区水肿消退最快,平均时间为2周左右,而非缺血区水肿消退时间为3~6周.水肿消退期患者在水肿消退1个月内视盘缺血区RNFL均变薄,其厚度低于非缺血区和对侧健康眼,占本期患者的95%;在水肿消退≥3个月时,26例患者整个盘周RNFL厚度≤对侧健康眼,视盘缺血区与非缺血区RNFL均表现为持续性萎缩性薄变,且盘周缺血区RNFL厚度薄于非缺血区;占本期患者的70%. 结论NAION水肿期盘周RNFL厚度较对侧健康眼增厚,且多数患者非缺血区高于缺血区;水肿消退期盘RNFL厚度均低于对侧健康眼.  相似文献   
100.
雷诺病性葡萄膜视网膜病变二例王润生王登廷关键词葡萄膜疾病视网膜疾病病例报告例1女,27岁,因视物不清半年于1990年1月13日就诊。4年前受寒后双手指对称性剧痛,冰凉麻木,先白后紫,放入热水中疼痛缓解,颜色恢复正常。反复发作数十天后,双手除拇指外各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