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医药卫生   22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心率变化,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方法132例分为Ⅰ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Ⅱ组(AHI≥20);每组选出10例,分为A组、B组并与对照组9例,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心率变异性(HRV)的频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OSA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结果(1)体重、AHI、SaO2%<90%的时间和高血压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1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2)呼吸暂停(最长)时,Ⅱ组最快心率、最慢心率与Ⅰ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A,B组及对照组24小时心率变化无差异,24小时LF、HF、LF/HF周期性曲线变化明显不同.B组的LF、HF、LF/HF周期性变化与对照组、A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高血压不影响这种周期性变化.结论OSA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衡可能与OSA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并非单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32.
<正>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29例)、乙肝后肝硬化(18例)及原发性肝癌患者(15例)进行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以健康查体人员(30例)作对照,采APAAP桥联酶标法(T细胞亚群检测)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NK细胞活性检测)作出对比分析如下。 1.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最示.慢迁肝26.04±7.22,较对照组30.78±11.  相似文献   
33.
为了构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真核表达质粒,并探讨应用bFGF基因治疗骨科各种疾患的可能性,将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CD-rbFGF.通过Liofectin介导将pCD-rbFGF转染兔成骨细胞,经免疫组化检测证实兔成骨细胞获得了bFGF的瞬时表达.提示该bFGF真核表达质粒有效,可用于进一步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34.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雄性4 mo龄左右SD大鼠36只,体质量250~350 g, 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 ;DNA聚合酶-I Klenow大片段、biotin-dATP, dGTP, dCTP, dTTP购自美国Gibco公司. 1.2 脑缺血模型 按文献[1]方法建立前脑缺血模型. 1.3 动物分组及组织切片制备 36只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每组4只,假 手术对照组每组2 只,分缺血再灌注1, 2, 3, 6, 24和72 h 6个时间点,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取脑,将其快速包 埋于干冰中,选择视交叉部位切片,片厚10 μm,储存于-70℃冰箱备用. 1.4 方法 玻片晾干,在40 g.L-1多聚甲醛固定30 min, 0.01 mol.L-1 PB S漂洗5 min×3次;在37℃湿温箱中,用含有10 μmol.L-1的dGTP, dCTP, dTTP标记 的dATP和40 U.mL-1的E.coli Klenow片段及50 mmol.L-1 Tris-HCl, 1 0 mmol.L-1 MgCl2, 50 mmol.L-1 NaCl的混合液(pH 8.0)孵育1 h, 0.01 mol.L-1的PBS液终止反应,然后在PBS/小牛血清白蛋白(0.5 g.L-1)中洗5 m in,再将生物素-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 1∶300, Sigma)在PBS/小牛血清白 蛋白中孵育1 h,最后用0.5 g.L-1 DAB在PBS (0.01 mol.L-1 pH 7.4)和0.5 g.L-1 H2O2中显色.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93例颅底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近8年收治的颅底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总结。结果:颅底肿瘤良性居多,外科手术是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提高了全切率,减少丁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底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6.
环磷酰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4-V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环磷酰胺预治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海马CA1区的计量病理,海马区内二醛含量和Na^+,N^+-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预治疗组大鼠外周血内白细胞数明显降低,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增加,结论 环磷酰胺可AT酶活性升高而MD芩明显减低。结论 环磷酰胺可减轻大鼠离缺血再灌流损  相似文献   
37.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死因,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病因[1]。通过近5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并收集了32例特殊类型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出血(下段出血),现就这一病因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9月分娩总数8212例,以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出血189例,发生率2.3%,均为足月分娩。初产妇占65%,经产妇35%,年龄23~36岁,平均28.6岁。1.2 产后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性出血146例,占出血总数的77.2%;其中下段或合并有下段出血者32例,占出血总数的16.9%;胎盘滞留、…  相似文献   
38.
用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蓝(MTT)分析法着重观察了6种骨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氨甲喋啶(MTX)、阿霉素(ADR)、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盐酸氮芥(NM)、丝裂霉素(MMC)对骨巨细胞瘤的体外药物作用模式。结果发现MTX呈坪型;ADR呈双相指数型;CDDP呈阈值指数型;VCR呈简单指数型;NM呈阈值指数型;MMC呈简单指数型。除MTX对其无作用外,其余都对其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因而认为临床上对浸润型骨巨细胞瘤可开展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收集肺癌及癌前病变和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组织和鳞状化生的支气管上皮未见Cyclin D1表达;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阳性细胞数也增多,低分化癌的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癌(P< 0.05)。Cyclin D1阳性组的增殖活性高于阴性组(P< 0.05) ;肺鳞癌有淋巴结转移组Cyclin D1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 0.05) 。结论 Cyclin D1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和增殖有关,而且Cyclin D1表达是支气管粘膜上皮癌变的早期表现。Cyclin D1表达与肺鳞癌分化不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应用Iangendorff灌注装置用Krehs-Ring(K-R)液和K-R液加FDP5mmol·L~(1)对大鼠心脏进行缺血前预处理10分钟,缺血20分钟和再灌注20分钟实验,观察每期左室舒张未期压(LVEDP)、心肌组织内二醛(MDA)含量、超氧歧化物酶(SOD)的活性。Wistar大鼠心脏48个,每8个一组进行对照组和FDP组对比观察。结果:在缺血前期FDP组LVEDP和MDA无明显差异,缺血期FDP组MDA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再灌注期FDP组LVEDP和MDA明显下降(P<0.05),在FDP组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FDP预处理具有提高大鼠心肌耐缺氧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