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通过检测Bcl-2和P53在肾癌伴肉瘤样分化(SRCC)患者中的表达,探讨他们与肾癌伴肉瘤样分化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SRCC石蜡标本中Bcl-2和P53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l-2与P53在SRCC中表达率分别为22.7%和50.0%,但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P5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同时两者在SRCC中表达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和P53阳性表达可能成为SRCC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但两者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肢体软组织内的LCH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EBV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0岁,因左下肢肿痛1个月余就诊。体检显示肿物位于左大腿中下段,大小约12 cm×8 cm×6 cm。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血管瘤伴出血及周围软组织炎,临床考虑为肉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肌肉与韧带之间,紧邻骨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大量增生的朗格汉斯细胞所组成,呈结节状、巢状和片状分布于横纹肌、韧带和脂肪组织之间,间质背景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嗜酸性微脓肿形成,另见少量散在的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CD1a。EBER原位杂交呈阴性。结论 LCH可表现为肢体软组织内的局限性病变,如不了解可被误诊为小圆细胞性肉瘤,因此熟悉LCH的形态特征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术中冷冻切片会诊中。  相似文献   
23.
肝细胞凋亡与肝癌癌前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癌分组织与单纯肝硬变二者在肝细胞凋亡的区别,以探讨癌前病变的特性.方法HCC癌旁标本及单纯肝硬变标本分别为24及对例(A及B组),全部作原位末端标记(ISEL),HBsAg免疫组化及HE观察分析ISEL阳性强度分4级,作A、B组比较,卡方统计.结果A组的肝细胞ISEL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1).阳性细胞核深棕色,散在分布,以汇管区及纤维隔周边部为多.A组绝大多数属静息性门脉性肝硬变;而B组尚有慢活肝及侵重肝肝硬变炎症B组较A组明显(P<0.05).HBsAg阳性率A组89.4%,B组93.7%ISEL阳性与HBsAg、肝细胞活跃增生和肝细胞非典型增生无相关性此外,发现A组中有1例“凋亡性肝硬变”,其ISEL及HE均证明50%的肝细胞有凋亡结论HCC癌旁肝硬变的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变者,认为肝细胞凋亡是HCC癌前病变的一种特性,与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4.
探讨大鼠同种胰岛移植的适宜部位。方法 :将同种胰岛分别移植于大鼠脾髓内、肝实质内和经门静脉注入肝内 ,通过观察比较移植后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的变化、术后肝功能、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以及组织学检查来评定三个移植部位的效果。结果 :肝实质内移植组其移植物存活期为 5 .83± 2 .48天 ,短于门静脉内移植组 9.2 5± 3.0 6天和脾髓内移植组 10 .2 2± 2 .95天 (P <0 .0 5 ) ,肝功能损害重 ,移植效果差。门静脉内移植组 ,胰岛对外周血糖变化敏感 ,移植物存活时间长 ;而脾髓内移植组 ,不但移植效果良好 ,且对受体无不良影响。结论 :脾脏是大鼠同种胰岛移植的适宜部位。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经腹膜外入路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组患者术前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均在门诊随访,由术者指导盆底肌锻炼,促进控尿功能恢复。结果患者年龄55~77岁,平均65岁。术前PSA3.2~55.8ng/mL。手术时间105~390min,时间长于240min的6例患者均发生在本组最初20例中。3例(2.8%)转开放手术,4例(3.8%)术中在腔镜下留置了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15例,闭孔神经麻痹1例,淋巴瘘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75例(70.8%)术后3个月内恢复控尿功能,余者在3个月至1年时恢复控尿功能。结论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较复杂,但经过20例以上的操作,就可以掌握其关键技术,可获得和开放手术相似的肿瘤学控制率和术后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卵巢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观察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肉瘤样附壁结节主要由破骨样巨细胞、卵圆形的单核细胞以及多少不等的梭形细胞构成.可见核分裂象和病理性核分裂,部分区域细胞显示多形性,类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但结节体积均较小且境界清楚,缺乏血管浸润.单核细胞和梭形细胞vimentin(+),desmin、CK(-);多核巨细胞CD68、vimentin(+),CK、desmin(-).结论 肉瘤样附壁结节是一种良性病变,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结节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黏液性肿瘤本身的性质.熟悉肉瘤样附壁结节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可避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7.
阴茎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本院行阴茎全切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阴茎浸润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双侧腹股沟多个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3月复查时发现有远处转移。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偶发性前列腺腺癌的发生率、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40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膀胱癌而行膀胱前列腺根治切除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前列腺腺癌5例,观察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结果临床表现:40例膀胱前列腺根治切除标本中有5例合并前列腺腺癌,发生率为12.5%(5/40)。患者平均年龄66岁(63~70岁)。4例表现为肉眼血尿,1例为镜下血尿。术前血PSA水平仅1例为6.55 ng/ml(参考值4.0 ng/ml),另外4例PSA水平均<4.0 ng/ml。病理检查:5例均为腺泡源性腺癌,4例Gleason分级评分均为6(3+3),1例Gleason分级评分为7(4+3)。临床病理TNM分期:3例为T1a,2例为T1b。结论前列腺癌可与尿路上皮癌合并发生,往往血PSA水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Gleason评分较低,癌灶常较局限,如取材不充分可能会漏诊。  相似文献   
29.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5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特点: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1.4岁,平均病程约13个月.主要表现为真皮深层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3例位于头颈部,1例位于肘部,1例位于足部,均行完整切除,术后未予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随访10~29个月,无一例复发和转移.病理检查:5例均为单发肿块,瘤体最大径平均1.9 cm,周界清楚,切面呈灰褐色,质实,较硬,有不规则出血性囊腔.镜下观察:瘤细胞主要呈组织细胞样、梭形,略呈结节状分布,5例均有假血管样腔隙,3例有较厚纤维性假包膜及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5例均表达波形蛋白,3例表达结蛋白,3例表达CD68,2例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2例表达CD99,5例均不表达S-100蛋白、CKpan、CD34和CD31.结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局部适当扩大切除,术后随访患者是主要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估CA9在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以及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31例ccR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癌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肿瘤复发、转移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情况。收集所有肿瘤组织切片及蜡块,制作组织微阵列,使用CA9多克隆抗体对组织微阵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组织微阵列CA9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DFS间的相关性。结果:231例ccRC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13~54个月),有8例患者死亡,38例(16.5%)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其中3例出现肿瘤复发,29例发生肿瘤转移,另6例患者同时出现肿瘤复发和肿瘤转移。231例患者中,CA9的阳性表达率为94%(2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