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胎儿体质量达到或超过4000 g者称巨大儿[1].巨大儿是剖宫产手术适应证之一.剖宫产为经腹切开子宫取出已经成活胎儿的手术[2].当巨大儿产妇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分娩时,剖宫产可成为较安全的有效生产方式,为产妇提供有效的术后护理和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在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应用.方法 采用日本进口全自动血凝仪CA-1500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8例P T E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 肺栓塞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比健康人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缓解后其值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显著差别,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敏感性高,可作为鉴别肺栓塞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易误诊为鳞癌,但二者治疗方法不同,故本研究探讨MRI特征在鉴别恶性黑色素瘤与鳞癌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病理证实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及鳞癌的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两组肿瘤的MRI征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MRI征象,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与鳞癌在性别、肿块部位、形态、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T1WI分隔征(T1-SP)、坏死、眼眶受累及面颊软组织受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T1WI呈高信号、T1-SP、坏死是恶性黑色素瘤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T1WI呈高信号准确率最高,为83.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包括T1WI...  相似文献   
84.
回顾分析13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合并心梗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均具有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病情危重、变化快,心梗症状被掩盖易漏诊,死亡率高等特点,并针对以上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积极做好并发症护理,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认为该病来势猛、病情重、并发症多,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熟练的技术操作,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敏捷的操作能力,才能赢得治疗时机,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影像学研究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伴发空蝶鞍的发生率。方法 2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均接受MR检查,其中18例接受CT检查;将影像学所见漏口与鼻内镜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证实22例患者共24处漏口,其中21例为单发,1例有3处漏口。18例CT检查共显示11处骨质缺损,显示率为55.00%(11/20)。22例冠状面MR T2WI共显示13处漏口,显示率为54.17%(13/24),冠状面水成像序列上共显示20处漏口,显示率为83.33%(20/24)。17例CT(94.44%)显示蝶鞍扩大并充满脑脊液样密度影;16例MR(72.73%)呈完全空蝶鞍表现,6例(27.27%)呈部分空蝶鞍表现。另外,17例MR(77.27%)冠状面水成像序列显示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增宽。完全空蝶鞍组与部分空蝶鞍组患者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均伴有空蝶鞍,空蝶鞍可作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辅助诊断的有力旁证。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的作用,探讨MCSC向心肌分化中的BMP-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用BMP-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RT-PCR检测诱导前后BMP-2受体BMPRIA和BMPRII、心肌早期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以及cTnT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诱导后细胞cTnT和Cx-43的表达.结果用BMP-2诱导后,MCSC的形态和排列发生变化.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前BMPRIA和BMPRII以及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1周表达增加,3~4周表达明显.cTnT mRNA在诱导前不表达,诱导后1周开始表达,3~4周表达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TnT和Cx-43从诱导后2周开始表达.3~4周cTnT表达增强,呈现密集的横纹样结构.Cx-43在2周位于细胞膜下,3周分布于相邻细胞连接处,4周呈颗粒状密集分布于肌管的相邻细胞连接处. 结论BMP-2通过BMPRIA和BMPRII的介导作用诱导MCSC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7.
阿尔茨海默病(AD)已经成为我国和发达国家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防治是目前脑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神经影像学技术(如PET、MRI等)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实现了无创条件下对脑进行结构描述和功能定位,为人类研究认知功能、认知障碍及其发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也使得这类研究的多层次、跨学科结合成为可能。该文就神经影像学技术对AD的诊断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中西医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中药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治疗,对照组仅用熊去氧胆酸和思美泰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和分娩结局。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BA、ALT、AST、T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围产儿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89.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恶性肿瘤已取得了肯定的功效,通过化疗许多恶性肿瘤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有的甚至达到基本根治.滋养细胞肿瘤是所有肿瘤中对化疗最敏感的一种,随着化疗的方法学和药物学的快速进展,绒毛膜癌病人的死亡率已大为下降,经治疗缓解后很少复发.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点机体应激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的检测,证实采用多模式联合超前镇痛较常规镇痛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由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从而为制定围手术期综合镇痛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择在天津医院行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成3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A组)、静脉全麻(B组)、腰硬联合复合手术前后局部浸润麻醉(C组)的不同镇痛方法。3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 PCIA)进行术后镇痛。分别于术前1 h、术毕、术后3、24 h 4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检测IL-6的血清含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术前血清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毕、术后24 h C组和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术后3 h A、C 2组,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表明术后B、C 2组IL-6浓度均低于A组( P <0.05)。以C组最为明显,各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可较常规镇痛明显减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并且额外追加药物实施超前镇痛并没有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