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凋亡信号转导通路NF.KB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抗白血病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培养24、48、72h。采用MTT法观察NB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NB4细胞凋亡指标Annex—inV/propidiumiodide变化;PCR芯片研究NB4细胞NF—KB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辛伐他汀对NB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均P〈0.01),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5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24、48、72h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45.75%、92.91%、96.46%,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0.25%、64.34%、87.38%。与对照组相比,15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48h组中NF—KB通路有5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47个基因表达下调、9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NF—K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总结28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S)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1990~2004年共治疗PVS患者28例,术前均行MRI和B超检查。14例病灶局限患者行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9例患者行滑膜广泛清扫术;5例骨质破坏患者在滑膜清扫基础上加病灶刮除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1~12年,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优良率达92.9%。结论:MRI和B超等手段可以早期诊断,有效提高治愈率;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预后与病程长短、病理类型及有无骨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 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结果 在随机选取的25例CML-BC病例中有5例以检测存在der(9)缺失,而R显带在25例中均未发现der(9)的缺失。der(9)缺失的病例未显示出细胞遗传学上的不稳定趋势。CML-BC中具有新遗传学异常的病例其CML-BC较短。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病例中der(9)缺失概率无差异。结论 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CML-BC中细胞遗传学上不稳定性无相关性,同时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三原胶囊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三原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共3月。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刚性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黏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原胶囊可以有效改变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全血黏度,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5.
自拟汤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林 《中医药学报》2012,40(2):111-113
目的:观察自拟汤剂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45例,西医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脂指标、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为62.22%,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BUN、Scr、Ccr、TC、Alb、Hb、24h尿蛋白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中纳入中药汤剂,能起到改善保护肾功能、降低血脂的临床作用,对治疗肾衰及预防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