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7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的长期干预试验(LIPID)于1997年结束,已证明增加存活率。大样本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超过5~6年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因此在LIPID试验结束后,该研究对所有患者予以普伐他汀治疗,以评价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了解在一些主要的亚组人群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2.
当前,病理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向病理学科广泛渗透和应用,促进了病理学研究向核酸、蛋白、基因、信息等分子水平发展,产生了分子病理学和信息病理学;另一是由于计算机和图像分析技术的进步,并与组织形态相结合,使得病理学的研究由既往的单纯形态描述、半定量估算发展到平面和立体的二维和三维定量学检测,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边缘性科学———体视学(stereology)。其中,生物医学体视学新技术与病理学关系最为密切。为加强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病理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  相似文献   
653.
微波辐射对细胞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微波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电子及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使其辐射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 ,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微波是一种频率在 30 0MHz至 30 0GHz之间的电磁波 ,它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四大基本特性。微波能够穿透到生物组织内部 ,使偶极分子和蛋白质的极性侧链以极高的频率振荡 ,增加分子的运动 ,并可导致热量的产生。微波还能够对氢键、疏水键和范德瓦尔斯键产生作用 ,使其重新分配 ,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与活性[1 ] 。微波的…  相似文献   
654.
目的 比较研究中子及γ射线照射对肠黏膜免疫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经不同剂量的中子及γ射线照射350只BALB/c小鼠,于照后6h、12h、1~5d、7d、14d、21d及28d活杀取全肠,经光镜、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技术研究肠黏膜免疫组织的病理变化及淋巴细胞死亡方式。结果 中子照后肠免疫组织的基本病变为淋巴细胞变性、凋亡、坏死及数目减少,中子4.0及5.5y照射后未见明显再生,2.5Gy组则见再生修复现象,且呈剂量相关性;中子2.5Gy照后6h~3d,黏膜内及下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逐渐减少,核固缩及大量核碎片形成,3d时淋巴组织中仅残留间质细胞,隐窝细胞见再生。5d时淋巴组织始见增生,至照后21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γ射线照射后基本病变与中子类似,5.5Gy组见再生恢复,而12.0Gy组未见明显再生。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各照射组于照射后6h肠黏膜免疫组织中凋亡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尤以中子4.0Gy和了射线12.0Gy更为明显。结论 2.5~5.5Gy中子及5.5~12.OGyγ射线照射均可致明显肠壁淋巴组织损伤,且在相同剂量下,中子对免疫组织损伤重于γ射线;免疫组织损伤重,且恢复慢;4.0Gy以上中子照射多见淋巴细胞坏死,而5.5~12.0Gyγ射线则以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655.
为缅怀老一辈病理学家和军事医学家吴在东教授及刘雪桐教授的学术业绩和贡献,继承他们的未竞事业,进一步推动军事医学与军事病理学的发展,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全军病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于2005年12月29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了“吴在东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刘雪桐教授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暨军事病理学发展研讨会”。到会来宾包括京内外的病理界同仁及领导机关180余人。会议由副院长贺福初院士主持。全体来宾向吴在东教授和刘雪桐教授敬献了花篮。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孙建中少将致辞。  相似文献   
65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胃黏膜不同病变中Fas/FasL和Bcl-2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IL-6及IL-6R(IL-6受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7.
目的 研究经过温热、放射及热放联合处理后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增殖的变化情况。方法 温热、放射及热放联合处理后,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体外培养人大肠癌TH-29细胞系在电镜下的形态改变。结果 与单纯温热或照射相比,联合处理后的HT-29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受到更明显的抑制,同时明显增加了HT-29细胞的凋亡比例:温热对HT-29细胞杀伤作用以胞浆损伤尤为明显,照射对HT-29细胞杀伤作用表现在以细胞凋亡形式为主的细胞核损伤,经联合处理造成胞浆与核的共同损伤。结论 与单纯温热或照射处理相比,联合处理能够更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加重细胞损伤;温热、照射联合杀伤效应机制可能在于两种处理侧重于不同的靶结构。  相似文献   
658.
目的 评估部分国产与进口HBsAg ELISA试剂盒筛查血源的价值.方法 选用部分国产和进口HBsAg ELISA试剂,对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120份HBsAg临床科研组合血清样本及随机抽取400份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为验证样本进行同步平行检测,以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组合血清及献血者HBsAg阳性并经中和试验证实者为金标准.结果采用四格表法计算两者对等指标并进行评价.结果 国产HBsAg ELISA试剂和进口HBsAg ELISA试剂的灵敏度分别为85.71%(72/84)和100%(84/84);特异性分别为100%(436/436)和96.55%(421/436);尤登指数分别为0.86、0.97;两种试剂重复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试剂的灵敏度以进口HBsAg ELISA试剂较好,但特异性比国产试剂差,两种试剂的重复性均好,两种试剂联合筛检献血者血样标本可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9.
目的:探讨上海市各级医院医生职业高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生职业高原水平,减少医生离职现象。方法: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对上海市5家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以及17家基层医院的医生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各级医院职业高原得分依次为:基层医院>二级医院>总体医院>三级医院,上海市各级医院总体上进入了潜职业高原;此外,影响各级医院的因素各不相同,其中性别、医龄、抗压能力、同事关系、工作量满意度、经济回报满意度、职业风险等因素对各级医院医生职业高原均有显著影响。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各级医院实际制定个性化策略,以提高各级医院医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促使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660.
电磁脉冲对猕猴血清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电磁脉冲 (EMP)辐照后猕猴血液中雌二醇 (E2 )、睾丸酮 (Testo)、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T4(FT4)、皮质醇 (Cort)、醛固酮 (Ald)及生长激素 (HGH)的动态观察 ,探讨EMP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成年猕猴 5只 ,雄性 2只 ,雌性 3只 ,辐照前采血做自身对照。电磁脉冲源场强为 6× 1 0 4 V/m ,每 5min进行 30次辐照 (脉冲上升时间为 2 0ns,脉宽为 2 5~ 30 μs)。于辐照后 1h、6h、2 4h、3d、7d、1 4d及 2 8d分别采血 ,用放射免疫法在FT630放免测定仪上进行统一测定。所有数据经SPSS 8.0统计软件处理 ,并进行t检验。结果 猕猴被辐射后 ,其血清E2在早期 (6h)明显升高后逐渐降低 ,尤以 2 8d明显(P <0 .0 5) ;Testo和TSH表现为辐照后持续性降低及 2 8d的反跳性增高 (P <0 .0 5) ;FT4和HGH则表现为辐照后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 2 8d下降到最低点 (P <0 .0 5) ;Cort表现为 1h升高 ,此后上、下波动 ,但在 2 8d时下降到极低点 (P <0 .0 5) ;Ald与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EMP可引起猕猴血液激素水平的紊乱 ,既有早期影响 ,也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效应。提示EMP可能引起猕猴内分泌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