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支气管造影现仍为支气管扩张症的可靠诊断手段。传统造影剂碘化油因其公认的弊病,早被国外淘汰,而以丙碘酮取代之,国内因原料缺乏尚不能生产。近些年国内陆续有报道采用泛影葡胺(以下简称碘水)作为造影剂,经纤支镜或导管注入法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但临床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要求,不能选择性地局限于某一叶(段)的支气管,我们在原已采用的单纯导管法碘水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的基础上,自1992年开始于碘水中加入赋形剂磺胺粉,行单纯导管法全叶段支气管造影。现将30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菲立磁和转染试剂体外磁性标记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ADSCs进行培养传代,用Feridex-多聚左旋赖氨酸(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普鲁士兰染色和台盼蓝排除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的ADSCs的效率和细胞活力。同时对“FE—PLL”标记的ADSCs行体内外MRI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LL”标记的ADSCs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标记率100%。标记ADSCs24h及1、2、3w的台盼蓝拒染率与未标记ADSC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I显示磁标记的ADSCs在T2WI上可使信号明显降低,采用T2WI和T2^*WI对经立体定向仪移植的标记ADSCs进行活体示踪,二者均可显示MR信号降低,以T2^*WI最敏感。结论应用Feridex(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安全、有效;MRI可在活体下无创性示踪ADSCs。  相似文献   
13.
多系统萎缩磁共振成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磁共振成像特征以及各型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32例病人常规磁共振成像资料,其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7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8例,Shy-Drager综合征(SDS)7例.结果 OPCA组主要有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及四脑室扩大等7项MR表现.SND组主要有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壳核高信号及壳核萎缩等3项MR表现.而SDS组缺乏特征性MR表现.OPCA组与SND组比较,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四脑室扩大、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和壳核萎缩等9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组与SDS组比较,十字征、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和四脑室扩大等6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D组与SDS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MR表现只有壳核萎缩和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2项.结论 常规磁共振成像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各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大剂量Gd-DTPA MR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3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2例,脑膜瘤7例,胆脂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使用FID-EPI序列行Gd-DTPA灌注成像。在脑血流容积的伪彩色图像上测得肿瘤的rCBV值,并对各组肿瘤的rCBV值进行统计学t检验;记录注药后患者的表现及不良反应,评价大剂量Gd-DTPA灌注的安全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rCBV值,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的rCBV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的rCBV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rCBV值为9.15,表现为高灌注;1例胆脂瘤的rCBV值为0.09,表现为低灌注;36例灌注患者未见药物过敏反应。结论大剂量Gd-DTPA的MR灌注成像有助于脑胶质瘤的分级及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37例椎管内肿瘤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强化峰值在90s内仅见于血管母细胞瘤,180s内多见于星形细胞瘤、脊膜瘤及转移瘤,神经鞘瘤的最大对比增强率高于脊膜瘤(P<0.05)。肿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曲线、增强程度和增强形态对组织学定性和富血管度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是分析、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本文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最基本原理 ,探讨其后处理功能NEWMASK在分析、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主动脉夹层表现 :插管至主动脉夹层真腔内造影 ,其DSA常规表现为“双腔” ,真腔受压变窄、变形 ,假腔呈多扩张的黑色影像。本文收集主动脉夹层 9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年龄 5 0岁 ,男性 7例 ,女性 2例。 9例破入口全部显示清楚 ,3例破出口显示欠清或未见显示。本文横向采用NEWMASK的原理及特征 ,来改善主动脉夹层的显影效果。将系统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拼接X线平片对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5例临床诊断为脊柱侧弯行脊柱拼接X线平片,所有患者均分别行站立正侧位、悬吊正侧位及仰卧左右侧屈位。采用全脊柱摄影功能软件,根据解剖标志及标尺完成无缝拼接,获取全脊柱X线平片。结果获得的全脊柱拼接X线平片图像清晰,解剖形态无失真,测量数据完整可靠。结论脊柱拼接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脊柱整体解剖形态及侧凸部位,判断脊柱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对脊柱侧弯的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强化曲线对各种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用DCE-MRI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2例椎管内肿瘤(包括髓内肿瘤1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9例;硬膜外肿瘤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对16例椎管内肿瘤(包括神经鞘瘤10例,脊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的多种病理指标与强化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椎管内肿瘤CER-Time曲线分为快升快降型、快升慢降型、较快升持续型、缓慢上升型4型,其中血管母细胞瘤属于快升快降型;骨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属于快升慢降型;脊膜瘤、室管膜瘤属于较快升持续型;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属于缓慢上升型。对16例椎管内肿瘤病理指标与动态增强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强化曲线类型与大血管数、30sCER呈负相关,与8minCER呈正相关;30sCER与小血管增生、内皮增生、大血管数呈正相关;8minCER与小血管增生、大血管数呈负相关;最大增强率与出血、小血管数呈正相关。结论 DCE-MRI不仅有助于各类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提供肿瘤的血供等微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脑干出血(附15例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出血较少见。随着CT的应用,提高了对该病的认识。兹将我院1983年8月至1987年5月经CT确诊的15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男11例,女4例。年龄23~72岁,平均56岁。均在发病后1~2日内做CT。以活动、劳累或情绪激动起病5例,余均在安静状态下起病。有高血压病13例。除1例在病前5天有头痛、呕吐外,余14例均无前驱症状。主要症状与体征:神志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的诊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35例肝纤维化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接受DWI(b1=0 s/mm2,b2=600 s/mm2)检查,并测量ADC值;其中33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接受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将FS检查中获取的10次成功检查所得的弹性硬度值(Stiffness)作为FS指标。对测量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弹性硬度值随纤维化分期从S0~S4期逐步升高,而ADC值依次降低(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S1组与肝纤维化S2、S3、S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 DWI与FS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79.40%和86.33%,而特异度分别为83.60%,76.91%。结论 FS对肝纤维化的敏感度高于DWI,而MR DWI对肝纤维化的特异度优于FS,二者结合应用是目前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分级的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