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医药卫生   20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大网膜衬垫技术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实施的196例PD病人病例资料。根据是否采用网膜衬垫技术分为网膜衬垫组(127例,64.8%)和对照组(69例,35.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网膜衬垫组发生B/C级胰瘘13例(10.2%)、胆瘘2例(1.6%)、迟发性出血1例(0.8%)、再手术3例(2.4%),均低于对照组的17例(24.6%)、5例(7.2%)、8例(11.6%)、6例(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膜衬垫组胆肠侧引流管拔除时间,胰肠侧引流管拔除时间,开放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BMI、胰管宽度和大网膜衬垫技术与PD术后胰瘘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BMI≥24、胰管<3 mm和未应用大网膜垫是PD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网膜衬垫技术运用于PD能显著减少术后胰瘘及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2.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都有比较完善的论述。但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各种临床症状而到内科诊疗,无效后经进一步检查(X线、CT、MRI)确诊为颈椎病。作者就2001年以来我院收治253例颈椎病中35岁以下的81例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简要分析,并对其发病机理与治疗提出探讨意见,希望引起内科临床医生的重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根受照长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访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用伽玛刀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0例,分短照射组(1~2mm)和长照射组(3~4mm)两组,照射剂量均为75Gy,对比分析三叉神经根受射线照射长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随访时间等因素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叉神经根受照长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相关性(P0.01),随着神经根受照长度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排痰对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机械辅助排痰前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变化、呼吸次数、Sp O2、Pa O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排痰后的平均气囊压力显著低于排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痰后的呼吸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排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的Sp O2、Pa O2水平显著高于排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辅助排痰能够改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功能,但由于排痰后气囊压力会受到影响,因此排痰后必须监测气囊压力。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凋亡抑制基因MCL-1、livin、av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3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缺铁性贫血1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的新鲜骨髓液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MCL-1、livin、ave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表达率。结果 AL组和MDS组MCL-1、livin、aven 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L-1与livin基因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6,P〈0.05),MCL-1与aven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3,P〈0.05),liven基因与aven基因表达无相关性(r=0,P〉0.05)。结论 3种凋亡抑制基因MCL-1、livin、aven基因mRNA在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表达均增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提高按时完成病历书写及时打印率.方法 QC小组活动.结果 医院按时完成病历书写及时打印率由活动前的71.49%提高至活动后的98%,达到了活动目标,提高了病案质量,更好地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口腔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例口腔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就诊时期分为预防前组及预防后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并对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皮肤细菌检测,研究导致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预防前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为7.0%,预防后组发生医院感染1例,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口腔器械污染、诊疗环境污染、医用水污染、无菌观念不强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均为导致口腔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医务人员皮肤细菌总数超标预防前组3人,超标率30.0%,预防后组皮肤细菌总数超标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器械污染、诊疗环境污染、医用水污染、无菌观念不强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口腔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院感染宣教、消毒灭菌工作和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以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诊疗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ESD结合圈套器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在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以ESD结合套切术治疗24例胃间质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例间质瘤均成功切除,2例出血2例穿孔均在镜下予以钛夹封闭,术后收集标本送病理。1例结果为恶性间质瘤送外科作根治手术。结论 ESD结合圈套器切除胃间质瘤的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估脑转移瘤患者治疗前常规增强MR扫描和伽玛刀治疗所采用的薄层增强MR扫描检测脑转移瘤数量之间的不同。方法转移瘤的数量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两次扫描图像上分别由2名医生确定,研究分析的两次MR图像间隔时间为4周以内。常规的增强MR扫描为层厚6 mm间隔2 mm,伽玛刀定位增强MR扫描是采取对刚性固定框架进行3.0 mm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 1336名患者中41.2%的患者在伽玛刀定位时发现转移瘤的数量增加,而数目相同者占58.8%,检测出从单发转移增加到多发转移占13.8%。在结直肠癌、食道癌病例中,单发转移的比例为66.2%,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大约有40%的患者在伽玛刀定位薄层图像扫描中发现转移瘤的数目增加,脑转移瘤患者的薄层MR增强扫描应当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