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背景与目的COX-2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OX-2抑制剂对一些胶质瘤细胞有增强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COX-2蛋白表达和COX-1/COX-2双重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CE)对细胞COX-2 mRNA表达、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ACE提高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选用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细胞COX-2表达,成克隆分析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对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HG-44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均有COX-2蛋白表达.RT-PCR检测对乙酰氨基酚作用后细胞中COX-2mRNA表达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疗作用于SHG-44细胞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显示了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23(D0值水平)或1.43(Dq值水平).细胞周期检测发现,不同时间各组细胞都出现了不同的周期分布,照射后12 h单纯照射组和放射加药组G2/M期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24 h后单纯照射组迅速下降到与对照组相等的水平,而放射加药组仍维持较高比例(P<0.01),同时对放射抗拒的S期细胞比例最低.结论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的胞膜和胞质均有COX-2蛋白表达,对乙酰氨基酚能增加该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92.
田蕊  王国琪  王利利 《护理研究》2005,19(17):1544-1545
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晚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喉癌病人30例,其中全喉切除术18例.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疾病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盆腔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进行临床常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且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高于对照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下腹疼痛7例,面色潮红2例,腹痛3例,但不良反应极轻,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疗效显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对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4.
我院1988~1996年间,对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癌1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   临床材料   声门癌18例,均为男性,年龄48~72岁,平均56.5岁.其中鳞癌16例,乳头状瘤恶变2例.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1987年标准分期:T1N0M02例、T2N0M025例、T3N0M029例、T3N0M02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2例,垂直半喉切除11例,扩大垂直半喉切除5例(其中2例合并颈清扫术).   ……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根据复发转移后是否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患者分为非免疫治疗组(n=32)及免疫治疗组(n=55)。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1(OS1, 病理确诊日期至随访截止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总生存期2(OS2, 首次免疫治疗/非免疫治疗时间至随访截止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非免疫治疗组与免疫治疗组的DCR分别为53.1%(17/32)和72.7%(40/5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 P=0.064)。非免疫治疗组中位OS1为51.0个月, 免疫治疗组未达到中位OS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 P=0.006);非免疫治疗组中位OS2为28.0个月, 免疫治疗组未达到中位OS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 P=0.008)。非免疫治疗组与免疫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8.0个月和23.0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高通量基因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在前庭水管扩大(E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重连接和多重荧光PCR的高通量连接探针扩增(HLPA)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46例非综合征型EVA患者行3个EVA相关基因(SLC26A4、FOXI1和KCNJ10基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3种不同肿瘤细胞株(肺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鼻咽癌细胞株CNE)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择适当浓度的塞来昔布进行放射增敏实验,设置对照组(C)、药物组(D)、单纯照射组(R)和照射+药物组(R+D),采用集落形成法分别检测塞来昔布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鼻咽癌细胞株CNE的放射增敏效应,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结果塞来昔布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显示出放射增敏效应,R+D组与R组相比较,反映放射敏感性指标的SF2、D0.01、D0、Dq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3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A549细胞、HeLa细胞、CNE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0和SERDq分别为1.26和1.34、1.25和1.33、1.24和1.32;当塞来昔布浓度增加到50μmol/L时,放射增敏比SERD0和SERDq分别增至1.74和1.84、1.36和1.47、1.33和1.61。结论塞来昔布在体外实验中可提高3种肿瘤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呈浓度依赖性。塞来昔布有望作为放射增敏剂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自噬在塞来昔布对脑胶质瘤SHG-44细胞放射增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作为实验对象,并分成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组(D组)、辐射组(R组)和联合组(D+R组)。集落形成法检测塞来昔布对SHG-44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吖啶橙染色、FITC标记LC3-Ⅱ抗体和电镜共同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塞来昔布(30μmol/L)增加SHG-44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和G2/M期阻滞。电镜观察发现塞来昔布、辐射及联合作用后胞质内可见自噬体,而无明显的核浓缩和核碎片。吖啶橙染色和FITC-MAP1-LC3-Ⅱ标记自噬体发现D+R组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高于R组(P〈0.05)。D+R组G2/M期细胞比例为(34.26±2.20)%,R组为(29.15±1.99)%,D+R组明显多于R组(P〈0.05),而相应的凋亡比例分别为(9.7±1.24)%和(8.2±0.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细胞自噬水平增高,而细胞存活率呈指数性递减(决定指数R=0.98,P〈0.05)。结论塞来昔布增强辐射诱导SHG-44细胞G2/M期阻滞、促进细胞自噬、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其增加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诊断、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14 例肺癌患者和8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NSE含量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CEA、CYFRA21-1及NSE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0、0.85、0.82;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任何单一检测(P<0.05);Ⅰ+Ⅱ期肺癌组血清CEA含量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CEA 在腺癌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组(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血清CEA在Ⅰ、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组含量明显低于Ⅳ期(P<0.05);CYFRA21-1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含量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 CEA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血清CEA对腺癌的灵敏度最佳,NSE对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最佳;早期肺癌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晚期肺癌;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肺癌的临床诊断、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oll样受体4(TLR4)mRNA、核因子-KB(NF-KB)mRNA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感染组,30只)、黄芪甲苷治疗组(治疗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20只)。感染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组于注射病毒后30min开始灌服黄芪甲苷,每日1次×7d;感染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用不含病毒的Eagle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在7d、14d各随机抽取8只小鼠处死,HE染色后检测心肌病理积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中TLR4mRNA和NF-KBmRNA的表达,ELL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感染组心肌病理积分、TLR4mRNA、NF-KBmRNA表达及血清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心肌病理积分、TLR4mRNA、NF-KBmRNA表达及血清TNF.仅的含量较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调节TLR4、NF-KB及TNF-α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