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2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人血清磷脂酸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和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1l—02-2013—01—13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74例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44例,门诊和肝胆外科人外周血血清218例,其中HCC54例,肝硬化36例,肝炎40例,肝良性肿瘤18例,其他恶性肿瘤40例,健康志愿者30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方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GlyPican-3和AFP的表达水平,结果以中位数(M)表示。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反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HCC组血清GlyPican-3的表达水平为654.67ρg/m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32.83ρg/mL、肝炎组的33.04ρg/mL、肝良性肿瘤组的15.14ρg/mL、其他恶性肿瘤组的25.82ρg/mL和健康志愿者组的3.90ρg/mL,P值均〈0.001;GlyPican-3组AUC为0.883,95%CI:0.833~0.923;AFP组为0.802,95%CI:0.743~0.853;GlyPican-3和AFP联合检测为0.945,95%CI:0.905~O.971。GlyPican-3和AFP联合检测显著高于单个检测指标,Z值分别为5.944和3.409,P值分别为〈0.001和0.007。GlyPican-3取最佳临界值为60ρg/mL时,GlyPican-3诊断H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8%(46/54)和73.78%(121/164);GlyPican-3联合AFP检测诊断HCC的灵敏度可达96.29%(52/54)。血清GlyPican-3的表达水平随HCC的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H=4.571,P=0.025。结论:血清GlyPican-3的表达水平对于H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GlyPican-3联合AFP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率。血清GlyPican-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照组(NF组,n=12),喂养25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AI-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AI-1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HF组肝脏病理检测提示中度脂肪肝,血清中FBG、FINs、TC、TG、PAI-1、ALT、AST均较NF组呈不同水平增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CHOP、PAI-1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高脂膳食喂养可诱发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PAI-1mRNA表达增高且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脂肪肝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寻找鼻内镜术后迁延性炎症的原因.方法 通过鼻内镜观察术腔出现病理变化的部位和用药并进行比较,总结术后病情迁延的随访资料.结果 病情迁延的术腔病理变化部位集中在眶纸板、筛顶近额窦处、上颌窦口,药物治疗对病情的迁延无明显作用.结论 鼻内镜术后迁延性炎症与手术时高危区域的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改变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全程监测805例病人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血压(Bp)及体温(T)指标。心电图有异常变化者.立即做标准心电图描记波形。并与术前心电图对比,分析其与麻醉、手术等关系,实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结果805例病人中,有145例病人发生心电图改变。经过时因时症处理114例转为正常,占总数的78.3%;31例未完全纠正,但有好转.占总数的21.7%。结论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麻醉用药、手术刺激、电解质厦酸碱紊乱、机械性刺激、本身循环功能差及低体温、高热等。监护中结合围术期病人生理、心理、病理变化.随时进行心电监测。发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及时报告治疗。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剂量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监测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 30例 ,随机分成三组 ,经鼻放置食管超声多普勒探头。分别静注丙泊酚 1 0mg/kg(Ⅰ组 )、1 5mg/kg(Ⅱ组 )和 2 0mg/kg(Ⅲ组 )。观察MAP、HR、心输出量 (CO)、每搏量 (SV)、全身血管阻力 (TSVR)、血流加速度 (Acc)、峰流速 (PV)、左心室射血时间指数 (LVETI)值。结果 Ⅲ组在注药后 5、10min时HR、CO、SV、TSVR、Acc、PV、LVETI值与麻醉前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2 0mg/kg丙泊酚诱导抑制老年人心肌收缩功能。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的剂量宜为 1 0~ 1 5mg/kg。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新克痛宁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72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8例 ) ,向硬膜外腔 1次注入容量为 10ml药物 :A组新克痛宁 0 2 5U/kg ;B组新克痛宁 0 12 5U/kg加 0 5 %利多卡因液 10ml;C组吗啡 2mg ;D组吗啡 1mg加 0 5 %利多卡因液 10ml。术后疼痛程度达WHO标准Ⅱ级时分别注药。结果A组与B组镇痛作用完全 ,镇痛维持时间A组与B组明显较长 ,分别为 412± 2 5分钟和 345± 2 8分钟 ,与C组 (2 0 7± 2 3分钟 )和D组 (16 5±10 3分…  相似文献   
107.
为寻求对法乐四联症小儿麻醉诱导的最佳方法,对60例四联症小儿按诱导用药不同分为4组(每组15例),对比观察诱导前及其后1、3、5、10及15min的SpO2、SBP、DBP,HR及ECG变化。Ⅰ组用硫喷妥钠4mg/kg,Ⅱ组氧胺酮1.5mg/kg,Ⅲ组咪唑安定0.3mg/kg,Ⅳ组硫喷妥钠4mg/kg加羟丁酸钠60mg/kg。结果表明,Ⅰ组除1例重症SpO2下降12%和SBP下降1.6kPa外,余SpO2、SBP及DBP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差异;Ⅱ组SpO2、SBP、DBP及HR显增高(P<0.01);Ⅲ组SpO2、HR明显增高(P<0.05);Ⅳ组不仅血流动力稳定,且SpO2值增加迅速而显(P<0.01)。鉴于羟丁酸钠可改善心肌对缺氧的耐力,故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08.
我院自1984年3月至1998年3月,在全麻下行老年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26例,无麻醉死亡。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6例,女20例,年龄65~74岁。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15例,大脑中动脉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4例及眼动脉1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自制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的方法及其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生化检验后剩余的新鲜血清,通过冰冻、透析浓缩血清中的蛋白成分,制成高、低值特种蛋白质控血清,以乙二醇为稳定剂,保存于-20℃,7 d后仍保持液态的乙二醇浓度作为质控血清的保存浓度;于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第28 d、第60 d、第90 d取出高、低值质控血清各10管,测定Ig G、Ig A、Ig M、C3、C4、PA、Apo A、Apo B、CRP、AAG,观察特种蛋白的稳定性;每天取出高、低值质控血清各1管测定以上特种蛋白,共90 d,观察精密度,并与冻干血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与乙二醇的比例为10∶3(V/V)时,质控血清在-20℃保持液态;特种蛋白在90 d观察期共7批检测结果的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种蛋白90 d的CV均2%,低于冻干血清的CV。结论自制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精密度高,可用于临床实验室特定蛋白测定的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验证雅培ARCHITECT i2000检测B型脑尿钠肽( BNP)的分析性能,确保检测方法的性能满足实验室及临床诊疗的质量要求。方法按CLSI EP15-A2文件的方法进行了正确度和精密度验证,按CLSI EP6-A文件的方法进行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结果低值、高值样品BNP测定的实验室变异系数( CVl)分别为3.43%和2.89%,均小于厂商声明的精密度6.7%和4.1%;测定由制造商提供的浓度为75 pg/ml和2500 pg/ml的BNP校准品,校准品的指定值均包含在测定值的95%置信区内;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5份室间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为-10.89%~3.86%,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BNP分析测量范围为10.23~4382.67 pg/ml,与厂商提供的线性范围10~5000 pg/ml基本一致;最高可稀释5倍,与仪器自动稀释倍数相一致,其可报告范围为10.23~21913.35 pg/ml。结论雅培ARCHITECT i2000检测BNP的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均通过验证,分析性能满足临床实验室和临床诊疗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