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8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无肝前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实施原位肝移植的患者36例,观察其无肝前期5个时间点,即麻醉前、麻醉诱导时及游离肝30、60、90 m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游离肝90 min比麻醉前低(P〈0.05);心率(HR)游离肝90 min比游离肝60 min高(P〈0.05),游离肝90 min比麻醉前及游离肝30 min高(P均〈0.01);中心静脉压(CVP)游离肝90 min比麻醉前及游离肝30 min低(P均〈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无肝前期游离肝90 min时,SBP、DBP及CVP降低,HR加快。  相似文献   
62.
帕瑞昔布钠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瑞昔布钠是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药,临床上用于中度或重度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腰椎手术时间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帕瑞昔布钠可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COX-2表达,减少外周和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痛觉超敏,提高痛阈.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参照随机数目表按三组安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脑I/R对照组(B组)、脑I/R+克罗卡林组(C组),每组1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h后,观察动物神经行为缺损,并取脑检查.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G及AQP-4的表达. 结果 与A组脑含水量(78.2±1.3)%,IgG、AQP-4蛋白表达(0.0±0.0,13.6±1.5)相比,B组脑含水量(81.3±1.2)%,IgG、AQP-4蛋白表达(2.4±0.4,19.8±1.9)均明显增高(P<0.05),而C组脑含水量(79.5±0.6)%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G与AQP-4的表达(1.1±0.2,15.7±1.2)也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减低(P<0.05),IgG、AQP-4(1.1±0.2,15.7±1.2)蛋白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79.5±0.6)%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I/R损伤过程中,克罗卡林可能通过降低AQP-4的表达和BBB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0~36岁,术前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27分,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硬膜外阻滞完善后、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对照组(C组)硬膜外阻滞完善后、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反应,并于术后2、6、24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 K组产妇娩胎时喊叫与呻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χ2=10.951,P<0.05)。K组术后2h的VAS评分低于C组(t=-2.074,P<0.05),其余时点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点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C组的麻醉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不会影响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患者围术期β-EP的影响。方珐:将28例行HIFU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14例。A组给予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只给予全麻,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两组基本相同。两组均于麻醉前(rm)、诱导后(T1)、HIFU治疗时(12)、治疗后2h(1r3)和治疗后24h(T4)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和血糖(Glu),同时持续监测无创血压(SBP、DBP)、心率(HR)、直肠温度(RT)、苏醒质量和术后24h的VAS评分。结果:TO 、T1,两组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A组Cor和Glu水平较B组低(P〈0.05或〈0.01);13,B组β-EP较T2和A组高(P〈0.05),B组T4时点B-EP明显升高(P〈0.01)。TO—T4,SBP、DBP和HR,A组较B组明显平稳。B组发生心律失常3例,苏醒期烦躁6例(P〈0.01),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B组RT最高值明显高于A组(P〈0.01)。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结论:如同普通手术一样,HIFU治疗存在较强的以疼痛为主的应激反应,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抑制肝癌患者HIFU治疗围术期β-EP和其他激素的分泌;术后早期PECA止痛适合HIFU治疗。  相似文献   
66.
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可穿透性和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到靶区,形成一个生物学焦域(BFR),其温度达到85℃左右,从而使病变的组织细胞发生急性凝固性坏死,精确"切除"病变组织.HIFU治疗肝癌,消除了传统手术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治疗时局部高温伴全身体温升高、肿瘤组织凝固、周围肝脏肿胀等可能是机体主要的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手术应激反应[1-2].  相似文献   
67.
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可穿透性和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到靶区,形成一个生物学焦域(BFR),其温度达到85℃左右,从而使病变的组织细胞发生急性凝固性坏死,精确"切除"病变组织.HIFU治疗肝癌,消除了传统手术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治疗时局部高温伴全身体温升高、肿瘤组织凝固、周围肝脏肿胀等可能是机体主要的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手术应激反应[1-2].  相似文献   
68.
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BIS为50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50&#177;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异丙酚静脉麻醉组(P组)、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C组)。术中维持BIS为50&#177;5,血压和心率波动均不超过基础值的&#177;30%,记录麻醉诱导后到手术探查结束期间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BIS值。结果麻醉诱导后3组BIS、收缩压(S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F=4.14~19.29,q=8.05~12.31,P〈0.01),HR在诱导后变化不明显;插管即刻,HR和SBP均上升,且P组、S组上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09~5.01,P〈0.05)。插管6 min至探查前3组HR、SB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探查时,P组、S组HR和SBP上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44~4.67,P〈0.05)。结论维持BIS=50&#177;5时,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1 mg/L)静吸复合麻醉可使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更平稳。  相似文献   
69.
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可穿透性和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到靶区,形成一个生物学焦域(BFR),其温度达到85℃左右,从而使病变的组织细胞发生急性凝固性坏死,精确"切除"病变组织.HIFU治疗肝癌,消除了传统手术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但治疗时局部高温伴全身体温升高、肿瘤组织凝固、周围肝脏肿胀等可能是机体主要的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手术应激反应[1-2].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不同靶浓度普鲁泊福(短效静脉麻醉药)对上腹部手术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S组,麻醉诱导后,单纯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1组和P2组在吸入七氟烷的同时,分别输注靶浓度为1、2 μg·mL-1的普鲁泊福.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启动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并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的变化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结果 呼气末七氟烷有效浓度S组为(1.74±0.14)%,P1组为(1.24±0.08)%,P2组为(0.82±0.09)%,P1组较S组降低28.7%;P2组较S组降低52.9%,P1组的血压更稳定.结论 复合1、2μg·m-1靶浓度的普鲁泊福,七氟烷的呼气末浓度分别下降28.7%和52.9%;以靶浓度为1μg·mL-1的普鲁泊福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