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移植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后外侧穿刺抽吸L1/2和L3/4髓核构建日本大耳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2周应用微量注射器向L3/4椎间盘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L1/2椎间盘注射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周、4周、8周、12周时行兔椎间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组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实验组注射后2周椎间盘高度缓慢下降,之后缓慢升高,两组在4个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可以延缓实验椎间盘的水分丢失。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髓核纤维环形态得到保留,髓核纤维环边界清晰,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增殖分裂,并向周围迁徙规律排列,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周内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能力,其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联合移植可以延缓退变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并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RT-PCR方法检测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P)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BMP植入Balb/C小鼠肌袋,取材后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检测bBMP在体内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组VEGF3种亚型的扩增产物的表达皆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内环境下,bBMP可上调VEGF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53.
54.
维和二级医疗分队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医疗分队执行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任务成为我军卫勤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我院为主抽组的南京战区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圆满地完成了维和卫勤保障任务,对军队医院执行非战斗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1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机制1.1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体系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主要由维和行动部(departm ent of peacekeep ingoperation,DPKO)下的卫勤保障股(m ed ical supportun it,M SU)负责,并与联合国医疗服务司(m ed icalserv ices d iv ision,M SD)合作,计划、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腹内压升高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A(出血性休克并发腹内压升高)、B(出血性休克)、C(腹内压升高)、D(对照)4组。分别于创伤前、创伤后及创伤后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产生、化学发光法检查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 创伤后4 h,A组较创伤前及其余各组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吞噬能力下降,NF-κB表达抑制(P<0.05);B和C组除在创伤早期有所变化外,创伤后4 h恢复到创伤前水平;D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结论 出血性休克后腹内压升高对机体形成序贯性二次打击,导致中性粒细胞对内毒素的刺激反应性下降,免疫机能抑制。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腹部间区综合征中发生败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合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开门法行颈椎管成形、椎管扩大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术治疗12例颈椎管狭窄症。结果 经过5年随访,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改善,1例疗效不佳。结论 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及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羟基磷灰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在颈椎椎管成形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伤,常合并胸腰椎骨折。对压缩性骨折,于复位后融合骨折椎与其上位椎,对爆裂性骨折,视其上位或下位椎间盘破坏而定,融合骨折椎与椎间盘损伤的邻位椎。但融合内固定术后所导致的并发症,如长期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及融合椎体邻近节段退变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非融合内固定术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提倡。非融合内固定术面临椎体高度和角度丢失的问题,且破入椎体内的已损伤的椎间盘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主要综述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探讨适应证及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目的]阐明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胫骨干多节段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和手术要点。[方法]选取46例胫骨干长节段粉碎性骨折使用微创交锁髓内钉固定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普通钛板治疗多节段骨折4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其中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穿钉,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固定,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远期功能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长节段粉碎性骨折较钛板有着微创、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更符合胫骨生物力学、更高骨折愈合率、更少并发症等优越性。微创交锁钉为该类骨折提供了最佳骨折愈合时机、良好功能恢复,可避免关节僵硬,大部分患者可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膝下外侧血管蒂腓骨头瓣联合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内踝部骨与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根据内踝部骨与复合组织缺损的大小,设计膝下外侧血管蒂腓骨头肌腱瓣移植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切取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内踝部软组织缺损刨面.临床应用7例,分别因机器绞伤、重物砸伤、撕脱伤所致的开放性创伤.皮肤缺损5cm×6cm~8cm× 16cm.观察术后患者内踝的影像学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内踝及软组织缺损Ⅰ期修复,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移植骨及皮瓣愈合良好,踝关节稳定,关节活动正常,内踝部外形好,效果满意. 结论 以膝下外侧血管蒂腓骨头肌腱瓣联合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内踝部骨与复合组织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应用AO-USS脊柱提拉系统治疗腰椎双椎峡部裂伴滑脱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10例L。和L;双椎峡部裂伴滑脱症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44-65岁,平均51.5岁。按Meyerding分类,I度滑脱14节段,Ⅱ度滑脱6节段。均应用AO-USS行后路减压、椎体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椎间融合器4例,自体髂骨块嵌压6例。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0个月。放射学检查显示10例腰椎滑脱复位良好,椎间均骨性融合,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7.9mm恢复至术后13.0mm,无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折断等并发症。末次随访疗效评定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AO-USS系统能同时进行滑脱椎体提拉复位调整和椎间纵向撑开和加压的精确三维操作,非常适用于这种复杂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