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验证胸部CT对纵隔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补充少见性纵隔占位的CT表现,分析鉴别诊断中易于混淆的CT征象。方法 对180例纵隔占位病例的术前CT诊断与术后或治疗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5%,误诊9例,主要由于发生部位较特殊,CT表现相似和临床病史不典型所致。结论 胸部CT扫描对纵隔占位的检出率高,使纵隔占位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但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02.
肺癌TNM分期中淋巴结的CT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癌分期对制定治疗计划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由Denoix提出的TNM(tumor,nodal-involvement,metastasis,TNM)分期理论倍受推崇,并为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采纳作为制定全身恶性肿瘤分期的参照依据。肺癌TNM分期目前主要存在两大系统,即美洲癌症分级和最终结果报告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for CancerStaging and End Result Reporting,AJCC)和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分别制定并不断修订  相似文献   
103.
高丰  葛虓俊  李铭  陈燕  滑炎卿  陆芳  孙奕波   《放射学实践》2013,28(8):835-840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瘢痕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52例良性肺瘢痕组织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瘢痕癌首次CT表现、瘢痕癌术前CT表现与良性瘢痕组织CT表现,采用t检验和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肺瘢痕癌中,26例为腺癌。肺瘢痕癌CT表现: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癌首次CT表现和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在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首次检查和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是否有空泡、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影在良性瘢痕组织与瘢痕癌的首次检查、术前检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癌首次和术前检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规则或多角形、长条索边缘及钙化灶的差异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瘢痕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通过仔细观察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病灶内空泡、周边磨玻璃影有助于鉴别肺瘢痕癌与肺良性瘢痕组。随访观察瘢痕组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瘢痕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MSCT和肠镜检查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经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依据需要行薄层重组和多平面重组(MPR)。对肠道准备良好者行CT仿真内镜(CTVE)、表面遮盖成像(SSD)及透明化处理,将MSCT图像与肠镜检查所见进行对照。采用Borrman法对MSCT所见病变进行分型。结果36例术前MSCT全部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隆起型(BorrmanⅠ)25例,溃疡型(BorrmanⅡ-Ⅲ)8例,浸润型(BorrmanⅣ)3例。28例结肠镜检查有效,其余病例因肠梗阻、深度不到位、进镜困难导致肠镜检查失败。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多灶性中低分化腺癌及腺瘤并存3例。结论MSCT可快速、无创、敏感地发现结肠肿块性病变,并可对病变的定位、定性、术前分期及预后提供准确的信息,可弥补常规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6.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内软斑块的准确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测定冠状动脉内斑块密度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4具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将取自标本心室内血栓和心包脂肪颗粒(大小分别为2.0、1.5、1.0、0.5mm)置入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内斑块。对比剂配成1:30、1:40、1:503种浓度注入冠状动脉内。原始数据以2种不同层厚(1.00、0.75mm)重建横断面图像。结果当对比剂浓度为1:30时,血栓CT值分别为109HU(层厚1.00mm、大小2.0mm)、115HU(层厚1.00mm、大小1.5mm)、101HU(层厚0.75mm、大小2.0mm)、113HU(层厚0.75mm、大小1.5mm);脂肪CT值分别为-23HU(层厚1.00mm、大小2.0mm)、-17HU(层厚1.00mm、大小1.5mm)、-9HU(层厚1.00mm、大小1.0mm)、~27HU(层厚0.75mm、大小2.0mm)、-19HU(层厚0.75mm、大小1.5mm)、-13HU(层厚0.75mm、大小1.0mm)。当对比剂浓度为1:40时,血栓CT值分别为79HU(层厚1.00mm、大小2.0mm)、87HU(层厚1.00mm、大小1.5mm)、115HU(层厚1.00mm、大小1.0mm)、73HU(层厚0.75mm、大小2.0mm)、80HU(层厚0.75mm、大小1.5mm)、110HU(层厚0.75mm、大小1.0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1HU(层厚1.00mm、大小2.0mm)、-22HU(层厚1.00mm、大小1.5mm)、-10HU(层厚1.00mm、大小1.0mm)、-35HU(层厚0.75mm、大小2.0mm)、-25HU(层厚0.75mm、大小1.5mm)、-19HU(层厚0.75mm、大小1.0mm)。当对比剂浓度为1:50时,血栓CT值分别为53HU(层厚1.00mm、大小2.0mm)、60HU(层厚1.00mm、大小1.5mm)、63HU(层厚1.00mm、大小1.0mm)、51HU(层厚0.75mm、大小2.0mm)、64HU(层厚0.75mm、大小1.5mm)、67HU(层厚0.75mm、大小1.0mm)、145HU(层厚0.75mm、大小0.5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9HU(层厚1.00mm、大小2.0mm)、-28HU(层厚1.00mm、大小1.5mm)、-22HU(层厚1.00mm、大小1.0mm)、17HU(层厚1.00mm、大小0.5mm)、-41HU(层厚0.75mm、大小2.0mm)、-36HU(层厚0.75mm、大小1.5mm)、-27HU(层厚0.75mm、大小1.0mm)、3HU(层厚0.75mm、大小0.5mm)。血栓的密度值与层厚无关(t=-0.143,P〉0.05),但与斑块大小(t=-6.624,P〈0.05)和对比剂浓度(t=-8.184,P〈0.05)相关。层厚这个因素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1.00与0.75mm的层厚过于接近,以及样本量较少所致。层厚(t=-2.595,P〈0.05)、斑块大小(t=-12.369,P〈0.05)和对比剂浓度(t=-7.814,P〈0.05)均为影响脂肪密度值的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斑块的密度值与斑块大小、层厚及对比剂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7.
肺大泡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中单发肺大泡5例,多发肺大泡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18例)和肺大泡中心层面(24例)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容积再现技术(VRT)作三维重建,其阈值定为-1024~980Hu.结果: (1) CT肺定量方法检出的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与HRCT检出的相仿,并能顺利地量化出病灶容积及占全肺的比重(4~2741.2ml,0.24%~40.5%);(2) 全肺像素直方图中,双峰样分布5例,类正态分布13例.肺大泡中心层面像素直方图中,双峰样分布10例,类正态分布12例,偏态分布2例;(3)三维重建图像中,较大肺大泡能清楚显示4例;较小者显示不清3例;多发肺大泡均能显示,但边界显示不清11例.结论:MSCT能很好地对肺大泡进行三维重建及量化分析,其定量指标对肺大泡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MSCT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作用。方法:搜集经胃镜诊断为胃癌的60例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MSCT检查,术后将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小,半数呈肿块样增厚;结节型边界清楚,内表面光滑平整;溃疡限局型边界清楚,内表面凹凸不平,呈肿块样增厚,可见黏膜线中断;溃疡浸润型边界不清,呈广泛性增厚;弥漫浸润型边界不清,均呈广泛增厚,内表面可平整或凹凸不平,未见黏膜线中断。各型胃癌均见层状强化,内表面强化呈线状。胃癌侵犯浆膜层时浆膜面模糊,或呈颗粒状及局限性外突,脂肪间隙密度模糊增高,可见索条影或间隙消失。MSCT诊断浆膜侵犯符合率为83.33%。但T分期总体符合率为46.67%,区分T1与T2、T3与T4的符合率分别为53.85%、56.76%。结论:MSCT可以对胃癌进行分型诊断,能够准确区分T2、T3,但对区分T1与T2、T3与T4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09.
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克隆氏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见肠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肠腔变形、狭窄。6例伴小肠梗阻;2例伴回肠末段不规则炎性肿块;2例见瘘管形成。结论:CT可提供克隆氏病的小肠梗阻平面,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等信息。  相似文献   
110.
CT肺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对肺功能的研究早在CT问世初期便已开始,但由于早期CT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局限,其研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一直未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CT技术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现代CT不仅在显示肺部细微结构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还能通过CT的定量指标来反映肺功能状况,拓展了CT的应用领域,对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指导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的帮助。与常规肺功能检查(PFT)相比,CT肺功能检查具有许多优点眼1演:①PFT是通过测定气体流量来间接判断肺功能,而CT是直接对显示的肺组织进行测量,更接近实际值。②对那些不能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