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医药卫生   161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81.
孕前保健工作可有效的预防遗传性疾病,避免环境中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同时,可在孕前识别对母婴不利的许多因素,有助于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或者消除各种不良反应,以达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断面研究,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ALS组,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两组血浆总Hey水平。结果Hcy水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组[(17.65±11.23)u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6.72)umol/L]。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叶酸水平[(9.52±2.5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3.23)ng/ml]。维生素B12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萎缩侧索硬化组为(651±112.34)pg/ml,对照组为(632±164.89)pg/ml。结论Hey水平升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3.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冉茂盛  谢萍  兰先秋  马丽芳  唐小海  宋鑫  宋航 《中国药房》2007,18(19):1473-1476
目的:制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及机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坦索罗辛缓释片;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评价多种因素对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并与普通片比较缓释性。结果:HPMC用量及制片压力对释药影响最大,二者最佳值分别为25%、8~11kg时缓释效果最佳,缓释片与普通片0.5h时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10%、50%。结论:所制缓释片缓释效果优于普通片,其释药特性为药物扩散与溶蚀协同作用,释放机制为非Fick扩散。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DN)患者的血压的特点。方法44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者(MAU),30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者(CAU),与9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无蛋白尿者(NAU)相比较。结果随着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加,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脉压、甘油三脂逐渐升高。MAU组、CAU组与NAU组比较,无论入院时还是出院时使用的降压药的种数均增加。结论DN患者的高血压特点以收缩压和脉压升高为主,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血压较难控制,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增多。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1例(依帕司他单药治疗),均治疗12周。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为客观标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6.
目的深入了解嫖客的高危性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调查地区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艾滋病病毒阳性嫖客24人和阴性嫖客25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性服务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以及就医行为等。结果嫖客平均年龄为35.7岁,嫖客中农民、外出务工者较多,喝酒和嫖娼常伴随发生,艾滋病知识相对缺乏,存在错误认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除嫖娼外,大多数嫖客还有姘居行为。结论在制定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时,不应忽视对嫖客的干预,在开展暗娼人群干预时,同时要加强嫖客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s)分子miR-21和miR-22对于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进程的影响。方法以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为模型,Northern blot检测miR-21和miR-22两个分子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组织表达谱,转染DNA/LNA杂合体反义链进行loss-of-fuction功能研究,RT-PCR分析其对分化相关分子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模型,2个分子在分化过程中均表达上调,且它们具有各自的组织分布特点;建立了以DNA/LNA杂合体反义链为手段的microRNAs研究的loss-of-fuction平台;与对照组比较,抑制这2个microRNAs对于成肌分化相关的骨骼肌α-肌动蛋白、成肌素和MEF-2D等分子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抑制miR-21和miR-22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上调不影响其分化,说明这2个分子对于分化的进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8.
本刊讯 以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教授史春梦博士和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粟永萍所长领衔,十多名中青年骨干参与完成的“真皮与骨髓来源多能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促进创伤修复的机制”,经过8年科研攻关,近日获得重庆市2007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标志着我国成体多能干细胞促进难愈创伤修复机制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是否对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游走功能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及其抑制程度,以及W11-a12的促愈使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单层3T3细胞(小鼠胚胎FBs株)和培养的单层ECV304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划痕伤口模型进行离体照射,观察痕隙闭合速度。结果 在6Gy照射后培养的单层3T3细胞与单层L-ECV304细胞划痕“伤口”闭合明显延缓。单层3T3细胞在伤后10h对照组伤口完全闭合,而照射组仅闭合77%;照射组单层ECV304细胞在伤后12h仅为对照组的83.6%。W11-a12用药组对单层3T3细胞与ECV304细胞“划痕”伤口的闭合均有促进作用。结论 放射损伤对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游走有直接抑制作用,这是伤口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促进伤口细胞游走和增殖是W11-a12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5Gy全身照射对伤口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功能的抑制效应及W11-a12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5Gy全身照射大鼠复合背部植入聚乙烯醇海绵的皮肤伤口模型,观察伤后伤口FBs的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的变化及W11-a12对其的影响。结果 5Gy全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后第3、5天伤口内FN、TGFβ1、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阳性的FBs数量均显著减少,但减少的程度有所不同,由重到轻依次为bFGF、FN、TGFβ1。而W11-a12能显著增加未照射组和照射组伤口中FN、TGFβ1、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阳性FBs数量。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对伤口中FBs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增强FBs合成和分泌功能是W11-a12促愈作用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