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不清,除了心脏移植外,临床缺乏有力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及其疗效的极大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绝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心脏功能恶化与缓解交替出现,即从没有或仅有轻度心力衰竭症状到出现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经过强化治疗后又恢复到稳定状态,在DCM中尤为如此。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作用与地位如何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DCM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恶化的关系,借以阐明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在DCM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犬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的变化,探讨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的形成机制.方法:14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8只)和假手术组(6只),起搏组犬植入实验用心室非同步固定频率起搏方式(VOO)型起搏器,行心室快速起搏(220次/分)6周,建立心力衰竭犬模型.起搏组犬于起搏前和起搏后6周,假手术组犬于术前和术后7周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浆vWF、ET-1和AngⅡ含量.结果:①假手术组犬术前与术后7周比较,心脏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浆vWF、ET-1、Ang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②快速心室起搏后6周,起搏组所有犬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心脏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较起搏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③起搏组犬快速心室起搏后6周,由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起搏前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④快速心室起搏后6周,起搏组犬血浆vWF、ET-1及AngⅡ含量较起搏前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浆vWF和ET-1含量升高,是导致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与反映内皮功能异常的指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关系,观察雄激素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方法比较51例男性冠心病患者与55例对照者的年龄、体质量、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吸烟、空腹血糖、血压、血清游离睾酮水平(FT)、VCAM-1及IMT,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年龄、体质量、TC、LDL-C、HDL-C、TG、吸烟、空腹血糖、血压及FT与VCAM-1、IMT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年龄、血压、吸烟史、空腹血糖、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为(78.1±5.7)kg,大于对照组的(73.6±4.8)kg,P<0.01;TC高于对照组[(4.99±0.88)mmol/L和(4.52±0.65)mmol/L,P<0.01];LDL-C高于对照组[(3.35±0.63)mmol/L和(2.94±0.55)mmol/L,P<0.01];TG高于对照组[(2.35±0.92)mmol/L和(1.87±0.61)mmol/L,P<0.01];FT低于对照组[(13.2±3.6)×10-9g/L和(16.6±5.1)×10-9g/L,P<0.01];IMT高于对照组[(1.11±0.24) mm和(0.96±0.22)mm,P<0.01];VCAM-1含量高于对照组[(372.7±111.8)×10-6g/L和(208.2±72.5)×10-6g/L,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T与IMT、VCAM-1分别呈负相关(r=-0.358,r=-0.547,均为P<0.01)。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FT水平与反映内皮功能异常的指标IMT、VCAM-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36.
心肌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后心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说明同种心肌细胞移植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解剖直测法等获得心梗组和移植组大鼠心脏功能、心室重构和病理学资料。结果:超声图和解剖直测值的结果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大鼠心室腔扩大,室壁变薄,球形化,心脏功能明显降低。与心梗相比,移植组大鼠心室重构程度减低,心功有所改善。结论:心肌细胞移植能改善心梗后的心室重构和心功;心动超声可作为评价大鼠心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比较正常人及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实验于2003-02/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完成。符合冠心病标准患者81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和心绞痛组(45例)。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自愿者能与心绞痛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DTI,测定其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DTI变化情况。结果:①心绞痛组左室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比(0.9&;#177;0.2)及右室舒张早期的峰值速度Em峰值[(4.8&;#177;1.5)cm/s]较对照组[(1.3&;#177;0.4),(5.6&;#177;1.1)cm/s]低(t=4.2,2,9,P&;lt;0.05),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141&;#177;35)ms]显著长于对照组[(89&;#177;38)ms](t=3.3,P&;lt;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右心室:Em峰值、Em/Am比值较对照组低,Em峰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3.3,P&;lt;0.05)。③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右心室Em峰值、Em/Am比值较心绞痛组低,等容舒张时间较心绞痛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3.6,P&;lt;0.05)。同时左室舒张功能也明显降低,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r=0.36~0.62,P&;lt;0.01)。结论: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在冠心病早期即可出现,DTI对评估冠心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应用QTVI技术测定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和幅度评价初次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右室功能。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急性下壁心梗组20例。急性前壁心梗组16例和对照组20例,用QTVI技术中的时间速度积分测定三尖瓣环右室收缩期,舒张早期与晚期运动幅度;应用QTVI技术中的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右室收缩期,舒张早期与晚期的运动峰速度。结果 下壁心梗组和前壁心梗组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Vs,VE,VE/VA,SD与D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壁心梗组患者降低尤为显著。下壁心梗组和前壁心梗组LV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壁心梗组LVEF减低更明显。结论 应用QTVI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和幅度可作为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右室舒缩功能的新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随访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左、右室功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左心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颈总动脉内径及颈动脉斑块。依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厚度将患者分成两组:CCA—IMT〈1mm为正常组,39例;CCA-IMT≥1mam为增厚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左室侧壁及左室下壁的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和脉冲多普勒Tei指数(PD—Tei)、左室壁厚度、心腔大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室间隔TDI-Tei及平均TDI-Tei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厚组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年龄、脂蛋白a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ei指数与下壁、侧壁及平均TDI—Tei指数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39、0.40及0.51,P均〈0.05)。结论早期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助于预测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0~Ⅱ级的心绞痛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疾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0~Ⅱ级的冠心病住院患者50例,经心肌声学造影(MCE)的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得到以下参数:造影剂峰值密度(A)、心肌血流速率(β)、心肌血流容积(MBF MBF=A×β)、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max)、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max)、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max/Amax)、舒张早期血流延迟时间(Dt)。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应节段的心肌灌注情况和心脏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β及MFB均显著下降β(0.85±0.25和1.47±036),P0.01;MBF(24.45±6.54和45.35±6.25),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在LVEDD、LVSED、EF、Emax、Amax、Emax/Amax、Dt等参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有明显心绞痛临床表现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0~Ⅱ级的冠心病患者较正常人血流速度减慢的基础上存在着微循环的损伤,但是并没有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异常。MCE可为具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0~Ⅱ级冠心病患者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