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高频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EUS)在胃癌TN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胃癌患者98例均行高频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了解肿瘤侵犯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外科手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进行对照,了解EUS在胃癌TN分期中的准确性。 结果(1)EUS对TN分期阳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78%,66.33%;(2)EUS对TN分期诊断过深率分别为6.12%,0(P〈0.05);过浅率分别为5.10%,33.67%(P〈0.05);(3)EUS对T分期有较高的敏感性(87.10%~100%)和特异性(81.25%~100%),阳性预测值83.33%~100%,阴性预测值94.37%~100%;EUS对N分期阳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17%、100%、100%、46.77%。 结论高频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对判断肿瘤侵犯深度的诊断(T分期)较准确,对判断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N分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改良方法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增加肠镜检查的成功率与受检病人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方法 随机将来院行肠镜检查的病人(n=200例)分成两组。A组:传统方法组(n=100),术前半流或流质2、3d,检查当日禁食,当日晨口服20%甘露醇250mL。B组:改良方法组(n=100),术前进普食,检查当日禁食,当日晨口服20%甘露醇250mL,并加服5%糖盐水,65岁以上老年人检查当日静脉输注等渗溶液1000mL。以上分组中,如遇习惯性便秘痛人,均提前3d给予缓泻剂,以达到每天有稀糊状或软便为佳。结果 B组肠道清洁率(91.8%)与A组(92.6%)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到达回盲瓣成功率B组(n=97例。94.0%)与A组(n=94例,95.0%)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病人对肠道准备的可耐受程度B组(91.8%)明显高于A组(77.7%),P〈0.01。并发症发生率B组(低血糖3例,肠梗阻1例,4.1%)明显低于A组(低血糖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脑梗死2例,9.4%),两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肠镜检查前采用改良方法准备肠道,同样能达到较满意的清洁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依从性明显增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GX6 mRNA两种转录本NGX6 S和NGX6 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GX6 L和NGX6 S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短转录本NGX6 S的表达明显高于长转录本NGX6 L(P=0.008)。NGX6 S和NGX6 L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X6 S在Duke A,B和C三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在配对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Duke 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P=0.033)。NGX6 L在Duke A,B,C和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配对正常组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NGX6 S,NGX6 L的表达与血清CE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在结直肠癌中NGX6基因发挥抑瘤功能的主要形式是短转录本NGX6 S,其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胃肠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分别占81.3%,56.3%;消化道钡餐确诊率12.5%,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69.5%;28例手术加化疗治疗后随访大多数情况良好,10全疗肿块均有缩小。结论:腹痛、腹块为胃肠恶性淋巴瘤的最常见症状,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的确诊率最高,超声内镜有望提高其确诊率。胃肠淋巴瘤手术后放化疗结合外周干细胞移植为其治疗提供了良好背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每日 4U)治疗 7d ,对照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人血白蛋白 (10g)治疗 ,隔天一次 ,共 3次 ,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 1天 ,第 10天 ,第 14天 ,第 2 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经rhGH治疗后 ,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 ,且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rhGH对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改善优于单纯人血白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科治疗无效的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灶主要集中在小肠(83.3%),主要病变有肠间质瘤(56.7%)、血管畸形(16.7%)、憩室出血(13.3%)等;以35~60岁人群好发(7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7:1。各种辅助检查在其诊断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阳性定位诊断率达80%,核素扫描及CT增强扫描66.7%,胶囊内镜在急性出血期阳性率可达100%。结论(1)中年人群、男性是内科治疗无效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小肠间质瘤、血管畸形、憩室出血是其可能主要病因;(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素扫描、胶囊内镜、小肠镜是目前辅助诊断中较为有效的手段;(3)外科手术探查仍是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侵袭转移及MMP-2,TIMP-2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H.pylori感染与胃癌侵袭转移及MMP-2,TIMP-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组织染色法、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UBT检测H.pylori感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2例H.pylori感染胃癌与22例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织MMP-2,TIMP-2表达。结果:H.pylori感染胃癌组浆膜侵袭率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1.8%与72.7%,高于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P<0.05)。胃癌浆膜侵袭组、淋巴结转移组M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6%与100.0%,高于无浆膜侵袭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40.0%与50.0%);TI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与45.8%,低于无浆膜侵袭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86.7%与80.0%);MMP-2/TIMP-2值分别为6.86与7.94,高于无浆膜侵袭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87与1.07)。H.pylori感染胃癌组MMP-2表达阳性率为90.9%,高于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63.6%);TIMP-2表达阳性率为36.4%,低于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P<0.01);MMP-2/TIMP-2值为7.73,高于无H.pylori感染胃癌组(P<0.01)。结论:H.pylori感染胃癌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增多,与MMP-2表达增加、TIMP-2表达减少、MMP-2/TIMP-2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和IL-10在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嘧啶治疗组(SASV组)、结肠宁治疗组(结肠宁组),每组各10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 eactivity index,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real.timePcR检测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肠宁组大鼠的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组织中IL-2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FN-γ水平较模型组下调,血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黏膜组织中仅结肠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IL-4水平较模型组均上调,但只有结肠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黏膜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较模型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S)。结论:DSS造模破坏Thl/Th2在结肠中的表达平衡。结肠宁能改善DSS所致的实验性溃结大鼠模型炎症,通过上调血清和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下调IFN-γ水平可保持Th1/Th2细胞间平衡,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in,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并比较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诊断及分组标准,最终诊断TBP 24例,非结核性腹膜炎17例,无法确定者9例,外周血T-SPOT.TB、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腹水ADA诊断TBP的灵敏度分别是91.7%(22/24),37.5%(9/24),16.7%(4/24),36.4%(8/22);特异度分别是76.5%(13/17),70.0%(7/10),78.6%(11/14),100%(14/14);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4.6%(22/26),75.0%(9/12),57.1%(4/7),100.0%(8/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6.7%(13/15),31.8%(7/22),35.5%(11/31),50.0%(14/28)。T-SPOT.TB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诊断TB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对疑诊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