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工艺决明子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药效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喷雾、冷冻、真空)所制的决明子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水煎剂的药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别设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决明子饮片水煎组和配方颗粒的喷雾组、冷冻组、真空组,从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燥结便秘小鼠排便、高血脂小鼠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D个方面考察相同剂量的决明子配方颗粒剂与水煎剂的药效差异.结果:3种配方颗粒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运动(P<0.01),但与水煎剂比较差异不明显;3种颗粒均能明显促进便秘小鼠排便,喷雾组、冷冻组的第一次排黑便时间与水煎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和P<0.05);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喷雾组和冷冻组的血清TC,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冷冻组的TG也明显降低(P<0.05),真空组和水煎组仅能降低TC(P <0.05).结论:决明子配方颗粒总体药效优于同剂量的传统水煎剂,以冷冻颗粒和喷雾颗粒为佳.  相似文献   
82.
杨松  王广平  黄果  江滨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4):1175-1177
 目的 建立中国药品监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对政府能力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提出药品监管能力的定义、评价维度及其二级指标;对药品监管领域关键人员进行专家访谈,制定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中国药品监管能力内涵可从资源能力、履职能力和绩效结果3个维度衡量。将3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为1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结论 笔者提出的中国药品监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科学、方法可行、数据可得,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50岁以上社区人群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状况。方法 在北京崇文和石景山地区,选择各约5万自然人群的社区,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52名年龄≥50岁的非卒中人群中进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防治KAP水平的调查。结果 崇文组和石景山组除了在文化程度方面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性别、年龄以及血压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崇文组高于石景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晓高血压可引起脑出血和脑梗死者均在90%左右,并且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经常测量血压者均在80%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经测量过血压者两组均在90%以上,石景山组高于崇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高血压患者能按医嘱治疗高血压者均超过85%。结论 社区≥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继续广泛开展和加强高血压与卒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骨髓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当归补血汤进行干预,2组均于完成6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骨髓抑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化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仍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血小板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P0.01)。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明显减轻骨髓抑制,减轻化疗引起的外周血指标下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加脓腔对口引流术在马蹄形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4-1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九病区24例行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加脓腔对口引流术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痊愈及随访后是否复发、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住院费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评价指标.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8.42岁±9.59岁,平均随访10.08 mo±3.32 mo,17例(70.83%)痊愈,7例(29.17%)形成肛瘘.7例成瘘患者中,2例经结核效应T细胞斑点检测确诊为结核病,转外院行抗结核治疗,随访9 mo,1例痊愈,1例好转;其余5例经二期手术后4例痊愈,1例未愈.结论: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加脓腔对口引流术具有安全性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手术相关费用低、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较好地应用于马蹄形肛周脓肿.  相似文献   
8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白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枳实和白芍配伍后化学成分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比较枳实-白芍单煎液与合煎液中各成分的变化,色谱柱为Syncronis-C18(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30nm。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色谱条件符合定性和定量研究要求,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初步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判断,其中8个成分含量增加,而9个成分含量降低。枳实-白芍配伍后化学成分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含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中药复方的配伍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Ⅱ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大肠癌Lovo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术内酯Ⅱ分别作用于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术内酯Ⅱ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术内酯Ⅱ对大肠癌细胞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术内酯Ⅱ质量浓度达到150 mg·L~(-1)时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P0.05),随着白术内酯Ⅱ浓度的增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质量浓度超过300 mg·L~(-1)时,细胞存活率降到半数以下;白术内酯Ⅱ(300 mg·L~(-1))可明显促进Lovo细胞的凋亡(P0.01);白术内酯Ⅱ100 mg·L~(-1)可使PARP1和Caspase-3开始发生剪切,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剪切作用明显增强。白术内酯Ⅱ可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和増殖,并能调节PARP1,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结论:白术内酯Ⅱ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分子机制与促进PARP1的剪切,激活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砂仁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砂仁的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为统计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 mL·min~(-1),进样体积15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00 7~0.008 9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4%(RSD 3.2%);香草酸在0.000 6~0.030 3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3%(RSD 2.8%)。对24批不同产地砂仁样品的原儿茶酸及香草酸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砂仁样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阳春砂与绿壳砂,另一类为进口壳砂仁、艳山姜伪品及加工方式为生晒的云南产阳春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产地砂仁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含量测定,为鉴别不同产地的砂仁样品提供参考。砂仁中香草酸含量受其加工方式影响含量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9.
Survivin、MMP-2和MMP-9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存活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成、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survivin、MMP-2和MMP-9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和30例正常大肠粘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大肠癌中survivin、MMP-2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P〈0.05或P〈0.01);大肠腺瘤中survivin、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5或P〈0.01);survivin的表达在DukesC、D期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B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2和MMP-9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大肠癌中survivin与MMP-2、MMP-9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MMP-2和MMP-9表达与大肠癌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MMP-2和MMP-9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并且是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与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及基因标志之间的关系。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221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其中87例加做CD123抗体,196例同时运用PCR检测特异融合基因pml-rarer。结果发现:初诊APL患者中CD123、CD33和CD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9.1%和96.0%,阳性患者中平均阳性细胞比例均在90%左右;虽然CD117、CD13、CD38及CD64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96%,但阳性患者中阳性细胞比例分布不一致,平均阳性细胞比例在70%左右;部分患者表达CD15、CD56和CD11b,多数患者不表达CD34和HLA-DR,阳性患者中阳性细胞的平均比例均较低。196例初诊APL患者中,pml—rara基因的不同转录本bcr1、bcr2和bcr3所占比例分别为63.3%、4.6%和32.1%。bcr3型基因与CD34的阳性表达相关,以20%为界时bcr3和bcr1型中CD34^+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5.4%(10/65)和3.3%(4/121)(P〈0.05);以10%为阳性界限,bcr3和bcr1型中CD34^+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7.7%(31/65)和5.8%(7/121)(P〈0.001);其余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区别。APL细胞中CD34为阳性且表现为非高侧向角(NL-SSC)时高度提示基因为bcr3型。结论:APL患者的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特征,CD123、CD33和CD9更适用于APL的MRD检测,CD34的阳性表达、NL-SSC与bcr3基因亚型相关,CD34的阳性界限设为10%更能提示基因类型与抗原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