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1.
问我半年前得过带状疱疹,后经治疗症状基本缓解。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没有按照医嘱坚持按疗程用药。可最近疱疹的部位开始疼痛,去疼痛科就医,医生说我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请问,什么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何特点?(济南贺先生)  相似文献   
12.
1995年5月~1997年4月,我们采用心得安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血管性头痛75例,并以氟桂嗪治疗的7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两组患者都有反复发作性头痛病史,接受治疗前3个月内,每月头痛发作2次以上。治疗组75例,男26例,女49例;年龄16~46岁,平均31岁:病程15天~12年。对照组75例,男27例,女48例;年龄17~49岁,平均33岁;病程13天~15年。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心得安10mg,日3次;阿司匹林片25mg每晚1次。对照组口服氟桂嗪12mg每晚1次,两组均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心速宁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以Welch Xtimat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析,流动相乙腈-0.2%甲酸水溶液(含0.2%氨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建立心速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软件对10批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保留时间比较指认指纹图谱的主要特征峰,通过心速宁胶囊组方单味药和复方的HPLC比较,初步分析复方中化学成分的来源和归属。结果:建立的心速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共标定了29个共有色谱峰,指认了其中的12个色谱峰;10批市售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80~0.998。在该色谱条件下,以黄连、枳实对全方的贡献率最大,二者贡献率均为0.21,半夏和莲子心的贡献率最小,贡献率分别为0.02和0.04。结论:建立的心速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能全面反映其多成分的整体特征,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工作中实际,针对医院各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不统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孤岛"的现状,提出应紧跟时代发展,建立人事档案标准化、结构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创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以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保障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设计方法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用于间歇正压通气的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标准分为1~2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后,顺序插入PLMA和SLMA,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1cm H2O=0.098kPa),评价两种喉罩通气道充气前后的肺通气满意度和气道密封压,同时进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分,确定通气罩的解剖位置。然后将潮气量设定为10ml/kg实施间歇正压通气,记录间歇正压通气后连续5次呼吸的平均呼潮气量和平均吸气峰压。结果在通气罩未充气情况下,插入PLMA后有46例(92%)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而插入SLMA后仅有22例(44%)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PLMA的气道密封压显著高于SLMA(P<0.05)。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采用PLMA的5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但采用SLMA时仅有28例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PLMA所需的充气量和充气后获得的气道密封压均显著高于SLMA(P均<0.05)。采用PLMA时所有患者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或等于采用SLMA时;采用PLMA时除2例患者外,其他患者所需的充气量也均高于采用SLMA时。PLMA通气罩位置的FOB评分显著低于SLMA(P<0.05)。采用PLMA维持气道的29例患者和采用SLMA维持气道的21例患者的平均呼潮气量、吸气峰压及维持气道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与SLMA相比,PLMA可为正压通气提供更好的气道密封压,而且对声门和食管上端具有潜在的隔离作用,用于正压通气时PLMA比SLMA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食管引流型与标准型喉罩通气道在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在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和SLMA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PLMA或SLMA,并将通气罩充气至60cmH2O。评价两种喉罩通气道的插入特征、气道密封压和漏气部位,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喉罩插入时和喉罩插入后5min内SBP、DBP和HR的变化情况。记录麻醉期间发生的呼吸并发症和呼吸道损伤情况。结果PLMA组首次插入即获得满意肺通气的例数高于SLMA组,但PLMA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SLMA组(P<0·05)。PLMA组通气罩充气量和气道密封压明显高于SLMA组(P<0·05)。两组插入操作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反应相似,而且均非常轻微。结论与SLMA相比,PLMA可达到更好的气道密封性,并可提供良好的胃管插入通路,是全身麻醉患者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血塞通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00m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颅内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VA、B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可明显改善脑供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1994年,我院共收治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8例,均经手术证实。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个月~13岁。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作者根据本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其诊断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环状软骨压迫(CP)对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插入操作和正压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身体状态分级为Ⅰ级的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静脉麻醉诱导后,于CP下插入PLMA,保留专用引导器并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观察肺通气满意度,测定气道密封压,并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价通气罩的解剖位置.暂时终止CP,采用专用引导器进一步推送PLMA到达理想位置,并重新调整通气罩内压至60 cm H2O.再次评价上述指标,并记录CP下和非CP下正压通气时的呼潮气量和吸气峰压,观察经PLMA插入胃管的情况并评价引流管解剖位置的FOB评分.结果 与在CP下插入PLMA比较,在临时解除CP并进一步推送PLMA后,肺通气满意度(良好和尚可为50例比14例)、气道密封压[(27±7)cm H2O比(21±7)cm H2O]和通气罩解剖位置的FOB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在将PLMA推送至理想位置后,虽然在CP和非CP时的正压通气呼潮气量差异无显著性,但CP时的吸气峰压[(28±5)cm H2O]却显著高于非CP时[(14±2)cm H2O,P<0.05].结论 CP可阻碍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在暂时终止CP的情况下,采用专用引导器可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而且CP可显著增加正压通气的吸气峰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