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急性放射病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秉智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009-1011,1107
急性放射病 (acuteradiationsyndrome ,ARS)的治疗是核辐射事故应急医学处理十分重要的环节 ,亦是放射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 。近年来 ,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日趋发展 ,人们对急性放射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在ARS临床治疗中尽可能地应用了临床医学和生物高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使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就此作一概述。1 急性放射损伤防治药物的应用急性放射损伤防治药物是指在受射线照射前或照射后早期应用能够减轻放射损伤的药物 ,一般也称为抗放药物。经过大量药效学和临床试用研究 ,我国已找…  相似文献   
82.
电离辐射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辐射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筛选神经系统辐射损伤的分子靶标。方法16Gyγ射线照射PC12细胞,照射48h,提取正常与照射后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电泳中共发现差异表达蛋白质位点876个。鉴定出表达水平增高的蛋白泛素羧端水解酶L1,表达水平降低的蛋白HP1α类似蛋白。结论应用蛋白质组技术鉴定出部分辐射后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辐射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3.
STAT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具有抑制凋亡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双重功能.研究报道证明,在基础和临床实验中STAT3基因与放、化疗的敏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目前研究关注于以STAT3 基因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尤其是RNA干扰技术抑制STAT3 基因的表达,增加肿瘤的自发性凋亡和放、化疗诱导的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4.
Mpl相互作用蛋白RACK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新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并确定相互作用。方法:以TPO受体胞内区为诱饵蛋白,进行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RT-PCR扩增筛选到的基因并克隆到相应栽体上,Westem印迹方法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与细胞内的表达;进行哺乳动物细胞内双杂交、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实验确证相互作用。结果:从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到RACK1基因,检测到其在不同组织与细胞内表达都很丰富,哺乳动物细胞内双杂交、免疫共沉淀证明RACK1同TPP受体Mpl的胞内区存在相互作用,而细胞内共定位实验证明两者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现象,即两蛋白的相互作用可能具有生理意义。结论:筛选到的RACK1蛋白同TPO受体Mpl的胞内区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利用siRNA技术下调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STAT3表达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并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NA),用STAT3干涉质粒载体(pSilence2.1-STAT3)及对照载体(pSilence2.1-GFP)转染U251细胞及NA细胞,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用Annexin-V试剂盒定量检测凋亡.结果:分离培养了符合实验要求的NA细胞,转染pSilence2.1-STAT3后,U251细胞出现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而NA细胞无显著凋亡发生.结论:pSilence2.1-STAT3能诱导U251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6.
大剂量全身照射比格狗生物效应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实验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了不同剂量照射比格狗的生物效应。方法 :60 Coγ辐射源分别照射 6 .5 ,5 .5 ,5 .0 ,4.5 ,3.5 ,2 .5Gy ,照射剂量率为 7.2 2 4× 10 _2 C/(kg·min)。观察照射动物的一般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培养。结果 :所有比格狗于照射后 0 .5~ 2h均有呕吐。 6 .5Gy照射组动物于照射后第 2天出现腹泻 ,并伴有白色黏液 ,其中 3只动物出现血水样便或咖啡样便。 5 .5Gy组有个别动物出现水样便 ,而 4.5Gy以下剂量照射组动物出现一般稀便。比格狗除 2 .5Gy组有一只动物活存外 ,其余均死亡 ,各组死亡动物平均活存时间依剂量的大小分别为 5 .0 ,8.0 ,9.3,9.5 ,10 .5和 14.1d。照射后 1d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最低值出现时间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提前 ,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结论 :对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及活存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 ,比格狗的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偏轻 )模型的全身照射剂量为 4.5~ 5 .0Gy。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机体长期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了二次照射小鼠模型,即首次γ线照射后给予不同剂量的rhG-CFS治疗,待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后(照后45d),给予等剂量第二次照射,照后不再接受任何治疗,观察前后两次照射后外周血细胞的恢复和活存率的改变。结果发现首次照射后各治疗组小鼠外周血WBC、RBC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提前,恢复速度加快,RBC及血小板谷值升高。第二次照射后尽管各观察组小鼠外周血WBC、RBC及血小板的恢复均较缓慢,但原rhG-CSF治疗组小鼠外周血恢复速度仍明显快于对照组,恢复时间也明显提前,其中以2.5及5.0μg剂量组效果最佳,1.25、2.5和5.0μg组小鼠30d活存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40.5%和44.2%,后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表明rhG-CSF不仅能促进受照小鼠近期造血功能的恢复,而且照后早期给药对照射小鼠长期造血功能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骨髓移植对辐射事故病人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0.
随着核能技术在肿瘤和骨髓移植病人的医疗性照射、同位素示踪、辐照加工及核电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辐射事故的发生也随之增加。此外,平时核设施遭到破坏或战争时期的核袭击,均可发生大量的急性辐射损伤(尤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损伤)病人。近十多年来,应用细胞因子来改善辐射造血损伤获得良好的疗效。然而,细胞因子的用药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