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7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并进行横断位、冠状位或前倾冠状位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图像。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S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MS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便血病人的胃肠道双重造影诊断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250021)武乐斌消化道出血在慢性期由于出血往往已经停止,核素检查多无重要帮助。为加强认识,我们对27例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以便血为主的病例进行胃肠道双重造影,以探讨胃肠道双重造影对胃肠道出血...  相似文献   
43.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对肝内门静脉第5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94.5%;170例肝内门静脉可分为3种类型;二维及三维图像对病变定位不相符合率为36.8%。结论:MSCTP可以用来准确评价肝内门静脉解剖并对肝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4.
CT导向下纵隔穿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导向下纵隔穿刺是利用CT图像的组织分辨率高、结构显示清晰、重复性好、无结构重叠等特点 ,作为穿刺导向工具而实施的一种活检及治疗的方法。自从 1976年Haaga最先报告了CT导向下穿刺活检 ,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这一技术 ,现已被公认为胸部介入放射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诊疗技术 ,几乎完全替代了纵隔镜活检 ,成为各种纵隔穿刺导向工具的金标准[1-3 ] 。一 .设备与器械现在应用于临床的各种型号CT机器均能满足CT导向下穿刺的需要 ,有些CT机型已带有透视功能。根据其使用方法、结构 ,检出组织的不同等 ,纵隔穿刺针主要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45.
临床应用证明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脏成像方面是切实有效的.综述了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技术和临床应用进展.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并作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6.
磁共振导航微创技术在脑肿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导航技术用于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以下优势:①为整个手术过程提供精准的定位,清晰显示脑肿瘤和毗邻组织的解剖学关系;术中MR提供实时更新的图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瘤周正常脑组织和功能的破坏。②MRI对肿瘤边界的显示比肉眼观察准确,有利于提高脑肿瘤的总切除率。③术中MRI有助于发现诸如出血等发并症,并及进处理。④功能性MRI和动态增强MRI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磁共振导航技术在脑肿瘤微创诊疗中的应用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7.
弥散张量成像通过观察组织中异常运动的水分子来检测白质病变,已被证实非常有效;弥散纤维束成像则是运用三维后处理方法重建纤维束走行图。本文综述了弥散张量成像和弥散纤维束成像在脊髓肿瘤,损伤,炎症等脊髓疾病的特点,此方法比传统磁共振更能敏感检出和显示脊髓疾病,必将在临床有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癌CT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对本组胃癌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的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螺旋CT在胃癌CT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48例胃癌病人SCT的轴位图像和重建的MPR及SSD图像的观察分析,以Lauren的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结合中国肿瘤协会对胃肿瘤的最新分期方法按TNM对各病例进行分期及术前评估.结果:所有病人的肿瘤诊断符合率为100%,CT期的准确性为85.42%.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5.00%.结论:以Lauren的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SCT可以比较准确地对胃癌进行TNM分期及术前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为了探讨肺内良性结节性病变影像学诊断中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肺内良性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X线平片加体层摄影11例。CT平扫检查17例,其中8例采用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20例误诊为肺癌,余8例中定性有误,其中错构瘤误诊为炎性假瘤6例,炎性假瘤误诊为结核球1例,错构瘤1例。结论 重现临床病史,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增强CT扫描检查的认识,加强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介入治疗属于介入医学 ,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监视导向下 ,利用较小的创伤手段 ,达到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医疗手段的总称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与内科、外科并列称为临床医学三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微创性、定位准确、可重复性、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近年来 ,介入治疗发展迅速 ,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国内多数综合性医院已开展了介入治疗 ,不少医院也设立了介入治疗病房 ,我省除个别县级医院外 ,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在不同程度上也开展了介入治疗 ,由于是新兴学科 ,有少数人为赶时髦 ,争相开展这项工作 ,因此出现了不规范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