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7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医药卫生   1313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丝光绿蝇室内种群的性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丝光绿蝇室内种群的性比特征。方法 采用两种饲料分别对丝光绿蝇进行室内连续饲养 ,对其中第Ⅰ、Ⅱ、Ⅳ、Ⅴ代性比进行观察。结果 除第Ⅴ代鱼粉组外 ,各组试验雄虫数多于雌虫数 ;各代雄性与雌性之比平均值鱼粉组为 1.0 4± 0 .11,麦麸组为 1.31± 0 .14,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室内丝光绿蝇种群雄虫数多于雌虫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检测食管癌活检组织P53基因5、6、7、8外显子PCR扩增产物。结果:56例食管癌标本经PCR-SSCP检测和病理确诊。检出P53基因突变阳性病人22例,检出率为39.3%(22/56),其中5-8外显子阳性检出率别为1.79%(1/56),7.14%(4/56),17.85%(11/56)和10.71%(6/56),结论:食管癌P53基因突变并非偶然事件。  相似文献   
103.
李娜 《中国乡村医生》2001,17(11):43-44
甘露醇作为渗压利尿剂主要在脑与血液间建立渗压梯度 ,起脱水降颅内压作用 ,多年来一直作为降低颅内压较为有效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对甘露醇的毒性作用重视不足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我们共诊治 4 0例因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中男 3 1例 ,女 9例 ,2 2~ 72岁。其中高血压脑溢血 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颅脑外伤 2 0例 ,脑肿瘤 8例。既往均无肾脏疾患及其他原因所致肾功能损害。用甘露醇 3~ 13天 ,总量最少 60 0 g,最多 2 60 0g ,用药期间尿量 110 0~ 3 75 0ml/日 ,…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鞍隔脑膜瘤(DSM)的分型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CT扫描提示为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并向后发展者,用MRI复查筛选共发现DSM20例,其中9例为A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前),5例B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居鞍隔下蝶鞍内),4例为混合型(累及鞍隔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20例均行手术治疗,17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分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鞍隔脑膜瘤的手术较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5.
0 引言   颈内动脉(ICA)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处理仍是当今神经外科的难题,我们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将其连接于颈外动脉(E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之间进行ECA-MCA分流.在建立充分分流的基础上,再将动脉瘤孤立切除,成功地治疗1例海绵窦内巨大动脉瘤,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06.
医学文献检索课,目前在专科生教育中逐渐得到普及,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倍受关注的今天,文检课作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自学能力的必备工具课日显重要.文检课教学同行在此方面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但目前专科生文检课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军队院校专科生的文检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CNE 2Z细胞生长周期和p5 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结果 :APBMV处理CNE 2Z细胞 48h后 ,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 ,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明显增多 ,APBMV 16mg/L处理CNE 2Z细胞 48h后 ,G1期、S期和G2期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5 9.7%、32 .3 %和 7.9% ,空白对照组的百分比分别为 5 3 .3%、45 .2 %和 1.5 %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0 1)。空白对照组CNE 2Z细胞P5 3蛋白 2 4h和 48h表达量处于较高水平 (2 7.2 3± 0 .93)和 (31.6 7± 1.75 ) ,经APBMV处理 2 4h或 48h后 ,P5 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PBMV能够阻止CNE 2Z细胞周期的移行 ,并抑制抑癌基因p5 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与放疗 (RT)合用对H2 2 带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取H2 2 带瘤小鼠 10 0只 ,观察不同剂量APBMV与放疗合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 (IR)、血清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放疗后第 6d和第 9d ,RT与APBMV合用后瘤重明显降低 ,IR最高达 78.2 8%和 70 .45 % ,高于单用RT组和APBMV组 (P <0 .0 5或P <0 .0 1) ;RT组SOD活力最低 ,LPO含量最高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 ,RT +APBMV高剂量组SOD活力明显提高 ,LPO含量显著降低 (与RT组比较 ,P <0 .0 1) ,接近空白对照水平。结论 :APBMV与放疗合用对H2 2 的抑制作用比单纯放疗和单用APBMV增强 ,APBMV可减轻辐射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9.
李玉 《中国病案》2001,2(Z1):158
随着国家"金卫"工程军字1~3号工程的软件在全军医院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计算机病案管理网络系统的应用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确保输入网络的病案首页内容详尽、准确,这就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正确填写病案首页的内容,病案管理人员严格检查,把好质量关,并按要求认真做好病案的编目工作,将病案首页的内容逐项准确地录入微机.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预测体系,预测评估塌陷风险。方法:结合Steinberg分期、力学承载的ABC分型和近端硬化带比例建立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评估体系,首先应用Steinberg分期系统分期,Ⅰ期应用ABC分型预测风险,C型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SteinbergⅡ-Ⅲ分期首先进行硬化带分型,若为2型直接预测为低风险型;若为1型,则进一步进行ABC分型的划分,预测C型为无风险,B型为低风险型,A型和BC型为中风险型,A-C和AB型为高风险型。依据此预测体系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预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集的188例(301髋)股骨头病例塌陷风险。并对3名医生及1名医生前后不同时间应用该体系预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188例(301髋)股骨头坏死病例。其中男136例,女52例;年龄19~64(42.61±12.07)岁;单髋75例,双髋113例;病程0.33~5.00(3.62±1.93)年。301髋病例中206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8.44%)。无风险组,1髋中0髋发生塌陷,塌陷率0%;低风险组,91髋中9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89%;中风险组,19髋中12髋发生塌陷,塌陷率63.16%;高风险组,190髋中185髋发生塌陷,塌陷率97.37%,不同风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该体系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AUC=0.95,P=0.00)。不同医生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IC C=0.94,P=0.00),同一医生前后两次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系数=0.90,P=0.00)。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风险评估预测体系根据不同时期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方法预测塌陷风险,结合多风险因素综合评估,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捷,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