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翼状胬肉术中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棉垫保护眼表结构对术后干眼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将60例(120只眼)双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常规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试验组在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制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棉垫覆盖非手术区角膜上皮及球结膜以保护眼表。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的OSDI较对照组评分降低、BUT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SIT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OSDI、BUT、SI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翼状胬肉术中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棉垫加强眼表组织保护,有利于早期眼表组织修复,改善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失调的疗效差异,为两者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肝郁脾虚证的月经失调患者120例,其中,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中药饮片组每组60例,1剂/d,早晚分2次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组采用逍遥散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型治疗,中药饮片组采用逍遥散的传统中药汤剂剂型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接受其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状况的改善状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分量化比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5.00%,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P<0.05)。而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亦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变化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与相关因素的调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录入国际通用量表,分析1 798份有效问卷.结果 总人群当中,月经正常者834人(46.5%),月经异常者964人(53.5%).两组围绝经期妇女一般人口学特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部分症状、月经伴发疾病、认知及就医态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变量下斜肌移位术治疗下斜肌功能过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量下斜肌移位术治疗下斜肌功能过强汪泽孟祥成王盖张利光李世洋王殿义林文静我们于1988~1993年对61例(81只眼)程度不同的下斜肌功能过强(inferi-orobliqueoveraction,IOOA)患者施行了变量下斜肌移位术,其中原发性IO...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行TCRP治疗的92例 E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6,TCRP+LNG-IUS)及对照组(n=46,TCR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随访时间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及 EP复发情况,并观察研究组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研究结果为:①研究组月经量PBAC评分随访第3,9,12,18,24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12,4.14,4.67,4.76;P<0.01);②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随访第9,12,18,24个月均显著薄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2.68,2.89,3.12;P<0.05);③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随访第3,9,12,18,24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10,2.41,2.56,2.76;P<0.05);④研究组随访2年 EP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23.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 P=0.004)。结论 TCRP联合 LNG-IUS治疗 EP能有效缓解患者月经过多症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恢复血红蛋白水平并降低 EP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118例同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三维数字化模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线,末次随访采用Majeed SA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按Majeed SA评分评价疗效:观察组优43例,良8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6.4%;对照组优32例,良16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8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内固定或假体松动、断裂、髋内翻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共5例(8.5%),为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区疼痛各1例,延迟愈合2例。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P=0.001)。结论同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及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降低出血量、并发症率及手术风险,有利于术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